《香港志》首册《总述 大事记》近日面世,这是由团结香港基金旗下香港地方志中心编纂的首部以香港命名的志书。《总述 大事记》是整部《香港志》的开篇,内容分为5个单元,记录7,000年间从自然到社会、历史到现状的6,000多件大事,遵循“史实为记,述而不论”的原则,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香港变迁,鉴古知今,启迪未来。本刊特约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召集人、香港地方志中心执行委员会主席陈智思讲述历时八载的修志工程。
文|香港 陈智思

(图:香港地方志中心网站)
首册出版 千秋夙愿
我对推动香港修志的理想,早于十多年前便开始孕育,能够亲身见证《香港志》首册《总述 大事记》在2020年12月正式出版,多年夙愿得偿,心情实在激动、振奋!回想2000年初,我曾经将修志的想法与时任岭南大学校长陈坤耀教授讨论;直至2007年,我担任岭大校董会主席,便促成由岭大香港与华南历史研究部牵头,与一班学者及社会领袖合作,在民间推动修志。但修志需要庞大人力物力及社会的广泛参与,多年实践后发现由单一机构推展,操作难度太高。为了成功修志,我一直积极探讨不同方案,并未有退缩;直至2019年,我与全国政协副主席、团结香港基金主席董建华先生讨论,希望以团结香港基金的规模及实力,推动浩大的修志工程;特区政府特别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亦大力支持团结香港基金牵头修志。最终感谢董建华先生的义不容辞一力承担,终于能够落实开展《香港志》的编修工程。团结牵头 社会参与
团结香港基金于2019年8月成立非政府、非牟利机构“香港地方志中心”,以“团结牵头、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学者编纂”的模式编修《香港志》,同年9月即正式启动修志工程。筹备工作启动时,我十分感恩,因为发现修志之道实不孤单,各界热烈的支持远超预期,于短短两个月极速组成强而有力的理事会及执行委员会。董建华先生亲自出任理事会主席,团结香港基金总裁郑李锦芬女士出任理事会常务秘书长,我则担任执行委员会主席。执行委员会下设四个工作委员会——编审、发展、推广及审计,分别由业界德高望重的人士担任首席召集人或主席,包括李焯芬教授、黄永光博士、黄玉山教授及孔令成先生,让《香港志》在汇集社会智慧及严谨监督下推展工作。香港最具份量的28位学者参与编审委员会,承诺合力以学术角度监督《香港志》编撰工作,力求与香港人同心同德,共编共撰属于香港人的首部地方志。2020年12月28日,香港地方志中心举行《香港志》首册出版记者会暨上架仪式(图:新华社)
回归传统 各界期盼
社会各界对编纂《香港志》的殷切期盼由来已久。中华民族有2,000多年编修地方志的优良传统,让自古以来的自然与人文社会变迁,完整记载并借以传承、更新。然而,香港自清嘉庆《新安县志》曾有提及后,便未曾记载于任何志书。历史学家、社会各界及每一位港人都希望可以填补这200年的历史真空。广泛支持 政府协助
香港地方志中心感谢各界支持,特别是特区政府不单嘱咐各政策局及部门提供修志所需的资料、文献,更承诺尊重《香港志》的编辑自主,又协助中心得到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的资助。而内地相关部门和机构亦积极协助,除了获得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先生担任中心的名誉赞助人,我们亦得到统一领导全国修志工作的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指导认可,并与广东省及广州巿地方志办公室保持交流联系,分享地方志应有的规范及所得经验。社会各界的广泛及主动参与,不但让我十分感动和鼓舞,更重要的是令修志工作事半功倍。中心推展第一轮筹募工作,即得到47家香港企业及慈善基金、英资企业及中资机构的支持,为编志的工作注入强心针。学术界的高度参与,亦是修志不可或缺的一环。超过100位历史学家、专家教授参与编纂工作,过程中不仅提供咨询、培训,更有数十位学者亲自参与撰写卷目,而来自八大院校学者及权威专家则担任主编或审阅员,以独立身份监督指导内容。
《香港志》设有10个部类,涵盖自然、经济、文化、社会、政治、人物等,综合为66卷篇目,近300个单元,约2,500万字,共42册分阶段出版,预计 2027 年全部完成。图为《香港志》(图:香港地方志中心网站)
香港特色 持平客观
香港实践“一国两制”,中心编撰地方志时,一方面参考内地的规范,吸取各地的修志经验,并根据香港的具体情况,采取最适合的修志模式及编写特色。具份量的学者协助《香港志》符合学术界的最高标准,并坚守“史实为记,述而不论”的编修原则,为香港留下完整客观的历史记录。未来中心会积极发展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先会建立一个准确、客观、系统、全面的历史资料库;《香港志》的电子书及电子数据库也将上载至中心网站,免费让各界人士查阅。《总述 大事记》英文版亦在筹备中,希望与全世界分享香港历史故事及“狮子山下”的奋斗精神。 此外,《香港志》将为行政机关及不同行业提供准确全面的资料,令他们能掌握有关地区、部门、行业的客观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借鉴。中心亦会将志书资料活化,组织讲座、展览等活动,并利用中心网站及社交媒体,以富有趣味的故事及文章,发挥地方志育人功能,推动社会大众正确认识香港历史轨迹。浩瀚工程 任重道远
修志过程中,编辑团队先后面对社会纷乱事件,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不定的重重挑战,但凭著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各界的支持参与,终于以15个月时间如期出版首册、两卷《总述 大事记》,其贡献实在值得赞许。历时八载的修志工程宏大浩瀚,长路漫漫,首册出版只是一个开始。《香港志》设有10个部类,涵盖自然、经济、文化、社会、政治、人物等,综合为66卷篇目,近300个单元,约2,500万字,共42册分阶段出版,预计2027年全部完成。未来中心定当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完成整部《香港志》的浩瀚工程。我们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传媒朋友的支持,多提意见,令《香港志》精益求精,确保香港历史能够传承下去,为国家和香港留下一个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宝库。 (作者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召集人、香港地方志中心执行委员会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