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社联庄元苳:疫苗安全有效 切忌因噎废食
文/庄元苳
衞生防护中心辖下的两个科学委员会发表共识建议,认为使用BioTech新冠病毒疫苗的效益大于风险,建议政府批准紧急使用,最快三月份可为市民接种。虽然不能将抗疫的一切希望寄托在疫苗上,但不可否认,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只要大部分市民都接种疫苗,就能产生群体免疫效果,为恢复正常生活提供条件。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均正准备或已经开展了疫苗接种,足以证明接种疫苗是有效的抗疫手段,其科学性毋庸置疑。然而,近期有本地和国际调查均显示香港市民接种疫苗的积极性不高,能否产生群体免疫令人担忧。
疫苗安全性是市民最大的关注点。国产疫苗采用较为成熟的灭活病毒技术,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有保障。迄今已有40多个国家提出了进口我国疫苗的需求,我国疫苗也在多国获得紧急使用许可。印尼总统、土耳其总统等多国政要也带头接种我国疫苗,亲身代言。
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是否接种疫苗的另一主要考虑,是副作用问题。对此,特区政府必须做好解释,加强保障,解除市民疑虑。但坦白讲,正如同感冒药、抗敏感药会令人精神不济,打针会令注射位置发红、痕痒,注射任何疫苗都有机会出现不良反应。因个人体质不同,不良反应有轻有重,但多数均是轻微不良反应。可投入使用的疫苗均经历了多轮的测试和严谨的科学评估,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极低。已在北京率先接种国产疫苗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也表示,不良反应多数均会在两三日内自行消失。市民应理性看待疫苗的不良反应问题,勿过份忧虑,切莫因噎废食。
为鼓励更多市民接种疫苗,特区政府成立了接种疫苗保障基金,若接种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基金可支付补偿并提供生活支援。此外,政府亦应及时向市民公布疫苗接种工作的详情,令市民对政府安排有信心。另一方面,虽然在政府「同心抗疫」网站上针对疫苗相关谣言做了很多澄清,但不少谣言至今仍在社交平台广传,辟谣的力度明显不足。此外,外界提出了不少鼓励疫苗接种的建议,如争取内地同意接种疫苗后可免隔离往返两地、为接种疫苗的市民派发奖金等,政府应积极考虑,提供更多诱因,多管齐下,提升疫苗接种率,让香港早日战胜疫情!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新界社团联会副理事长
编辑:潘丽丽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