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 新社联陈国旗:封区要更加决断,才能解决抗疫弊病

日期: 2021-01-25 来源: 紫荆
字号:

文/陈国旗

00.jpg 

在社会福祉及抗疫大前题下,香港首次实施「禁足令」,「围封」至星期日下午,约七千人完成检测,发现了13人呈阳性反应,有部分存坏居心之人指责政府劳民伤财,可是每一个隐形患者每天都接触很多人,以清零为目标的香港,愈早发现每一个隐形患者,便能大大减低病毒扩散的风险,及早治疗对患者的康复亦更有帮助。

 

在受限区域内,不少人抱著为人为己的心态,认为只要小区可以清零,也遵守规则,大抵支持禁令。可惜,「禁足令」的执行时机及细节,正正再一次暴露了在抗疫上最大的不足,失了先机之余亦不够决断,让疫情常常反复无常,难以清零。政府在油麻地及佐敦区域划定部分范围实施「禁足令」,区内居民只许进、不许出,区内所有居民都要接受强制检测。本来逐步强检配合小区「禁足令」,是抗疫最有力的一著。可惜政府未有当机立断,决定了封区但行动力又不够,以致封区的消息,在正式宣布前已广泛流传,部分不愿被禁足的居民,随即带同行李离开该区,让病毒有机可乘仍随著该批居民四散。

 

部门先前对封区迟迟未能下决心,是因为怕行动扰民亦未能保障居民日常生活所需。但政府内部早应商讨有关细节,作出实际安排及部署,而不是等公开宣布后,才决定如何调动人手、安排物流。犹豫不决、决而不行,遗憾地造成了近二十小时的真空,让不愿禁足的居民有时间逃离该区。

 

抗疫一年,本港确诊个案已突破一万宗。特区政府明明有订定逐步清零目标,亦由此推出不少抗疫策略,例如参考内地的强检及封区,可惜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屡失先机,每次都说会事后检讨、总结经验,但仍然出现失误,令本港疫情清零无期。希望政府部门经过今次,真的能够深切检讨,决断行动,让本港及市民早日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新界社团联会副会长

编辑:潘丽丽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新社联陈国旗:封区要更加决断,才能解决抗疫弊病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