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全浩
科技股受资金追捧,使股价大升。
近年世界股市有若干个奇特而重要的现象,值得世人留意。第一个现象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多间公司实施制裁,如中海油(883)、中移动(941)及国航(753)等。有传言指,腾讯(700)及亚里巴巴(9988)两只科技巨头或将受制裁,但后来被搁置。
此等传闻及措施引来股价波动,不可避免。美国不准当地的投资者及机构买卖该等股份,迫着基金在指定期限内沽清相关持股;此外,一些国际的重要指数把部分中资股剔走,追踪相关指数的ETF公司变相需跟随沽货。
在正式宣布前,一定有官员早半步知道消息,股市乃环球市场,此辈可早着先机采取行动,获取厚利。现在特朗普已经卸任,预期拜登新政府将解除部分对华制裁,届时一些「春江鸭」又可享受此种特权。对此等接近权力核心的人来说,世间的财富是多么易赚。
坊间的金融专家以至大学的财务教科书,经常说股市是一个有效率的市场(efficientmarket),上述现象令人对此说法存疑。
此外,大型科技股的占比甚大。如在美国,苹果(Apple)、微软(Microsoft)、特斯拉(Tesla)、亚马逊(Amazon)及谷歌(Google),5只股份共占标普20.7%的比重;加上面书(Facebook),6只则占纳指43.6%的比例。本港亦有类似的情况,腾讯、阿里巴巴、美团点评(3690)及小米(1810),4只占去恒指23.32%的比重。此等权重股大大左右大市的升跌。
一些大势力利用此等市值巨大,且成交活跃的股份来操纵大市,此辈技术高超,股价上升或下跌都能赚钱;同时又可用以操控衍生工具市场如期指期权的升跌,再赚一笔,作双边获利。
与此相关的是一些重磅的科技股,如科网、人工智能、手机设备及电动车等股份,一旦被纳入重要的股市指数,股价可在宣布前后腾飞千里。如特斯拉去年底正式纳入标普指数,其股价由去年3月起以倍爆升,由70美元大升至880美元。
相关公司被纳入指数后,基金公司及大户纷纷吸入此等新贵。以毕菲特为例,早前从不买科技股,龙头科技股苹果公司上市多年,他一直无买卖该股,年前鉴于旗下的基金表现大大落后于大市,结果终追入苹果,目前为巴郡基金的三大持股之一。
目下一众科技股受资金追捧,使股价大升,成交大增,变相吸引更多投资者吸入,股价于是盘旋而上,可升至天顶价!如斯境况,不禁令人忆起2000年时的科网股泡沫,将来如何收科?倘若大户获利回吐饱食远飏之时,最终谁来接货?届时会否引致股价暴跌,进而拖冧整个股市?
最后一提,近年各地为求环保,都说要大力发展电动车业,电动车股因而狂飙,在内地、香港及美国皆如此。但实际上电动车公司是否真在赚大钱?有人说电动车前途无限,若干年内可完全取代烧石油的汽车。此乃天方夜谭,难度远距离货运的重型车辆如货柜车,也可改用电动车吗?此时只是在狂炒前景,当然在海量资金力谷相关技术后,行业确有前途。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岭南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部荣誉研究员、前香港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浸会大学退休教授
来源: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