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社联陈勇:㓥房爆疫突显政府抗疫短板
文/陈勇
疫情持续一年,当中最受影响就是草根阶层市民:一是经济下行,生活朝不保夕;二是居住环境恶劣,环境挤迫,卫生情况堪忧,当中尤以㓥房最为严重。㓥房居住人口极为密集,一旦一人染疫,势必引爆传播风险。因此,在疫情之初,已有不少团体希望政府加派资源,严防疫情在㓥房爆发。可惜政府似乎未有多加关注,令这个隐忧,最终成为现实。
最近,油麻地及佐敦一带的唐楼㓥房,出现多宗确诊个案。特区政府于是首次宣布进行小区检测,以弥敦道、甘肃街、渡船街及佐敦道为界,勒令区内约20幢已有确诊个案的大厦,须于3日内检测,涉及数千居民,务求达至「小区清零」。卫生署及后再向其中4楝大厦发隔离令,禁止进出大厦,及带进或带离任何物品。
政府官员经常把「早发现、早检测、早隔离」挂在口边,但面对㓥房爆发疫情,明显慢了半拍。还好政府今次狠下决心,实施小区强检,以求避免疫情在该区进一步扩散。不过,若政府只要求有确诊个案的大厦强检,仍然是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有专家指出,强检没有配合居家令,已非最理想情况。既然政府已经以四条街道划起该区,为何不走多步,要求小区内所有居民都接受强制检测、甚至整区颁下隔离令呢?
抗疫需有超前思维,不能哪里有火头,才到哪儿扑火。是次小区爆发,明显在政府意料之外,亦突显政府抗疫仍有不少漏洞。面对疫情反复,政府应有多手准备,不能一本通书读到老,亦不应将应对私楼、屋邨爆疫的一套,搬到老旧唐楼甚至㓥房之上。如果政府在抗疫战上仍旧见步行步,本港只会离清零的目标愈来愈远。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民建联副主席、新社联理事长
编辑:潘丽丽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