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锦辉
透过物联网,物体可以互联互动,透过协同效应提升城市的整体策划及运作效率。(中新社资料图片)
根据《维基百科》定义,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指利用各种资讯科技或创新意念,整合城市的组成系统和服务,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的生活质素。
不同国家对建设智慧城市怀着不同的出发点。有美国研究报道指出,在2045年全世界65%至70%人口将会在城市居住;亦有专家预测,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全球超过1,000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将会从2016年的28个,增加至2030年的41个,大量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趋势在所难免。中央政府于2017年4月1日在河北省成立雄安新区,定位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目的是为了纾缓北京人口过于拥挤而产生的诸多「大城市病」,例如交通挤迫、空气污染等问题;同样地,韩国政府于10多年前开始在距离首尔40公里兴建「松岛」,目的亦是为了疏解首尔及其他大城市日益澎涨的人囗问题。
不论是智慧化现有的大都市,或是兴建新的智慧城市,两者面对的都是城市基础建设因人口增加而构成的问题,交通、食物、水源、能源、环境,卫生、安全等与市民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公共系统,都会承受极大负荷。所以,未来的智慧城市将充分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ICT),通过大数据及自动化,提高城市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应用范围广泛,主要涵盖「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环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及「智慧经济」(详见《香港智慧城市蓝图2.0》)。
物联网协同效应 提升城市效率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智慧城市的「使能技术」(Enabling Technology)。简单而言,它是一个由不同物体组成的信息网络,而每一件物体都装设有自己的小型电脑(称「遥感器」),并具备独立的编号。透过物联网,这些物体除了可以由中央控制,也可以互联互动,透过协同效应提升城市的整体策划及运作效率。根据信息科技研究公司高德纳(Gartner)估计,全球互联的物体(遥感器)于2025年将多达750亿件,以当年之预测世界人口82亿人作基数,每个人周围将平均环绕着约9个遥感器,使人与物的踪迹在物联网下无所遁形。随着智慧城市的兴起,物联网充满商机,网上统计平台statista.com推测,在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将会高达1.6兆美元。
智慧城市内遥感器设备甚多,包括了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家用电器、医疗设备、工业探测器、监控摄像头、汽车等,它们所收集的数据,给市民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一场新的信息革命。官、产、学、研各界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加深了解普罗大众的生活模式,进行分析及优化,以制定新政策及提供新的贴身服务。与此同时,物联网设备可以把目前许多需要人力的工作(例如监视、管理、维修等)自动化。
针无两头利 恐增私隐忧虑
不过「针无两头利」,虽然物联网提高经济效率、公共安全及个人生活,但同时也会加重社会对于网络安全和个人私隐的担忧。恐怖分子、犯罪集团及敌对势力可以利用物联网作为新的攻击手段,例如黑客可利用物联网控制车辆导致意外、智能电厂遭黑客入侵可导致全区停电等;再者,物联网中所包含的大量数据,也会成为政府实施针对人民监控的诱惑,从而进一步引发私隐和安全之间的对抗,香港「智慧灯柱」计划所引发的争论便是一个好例子。
物联网收集大量数据后,政府会利用大数据(Big Data)技术进行分析,从中洞悉社会状况,因此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另一「使能科技」。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国际数据资讯(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预测,全球总数据量高达175 ZB(皆位元组,即10²¹元组),这庞大的数据量将会创造无限商机,而智慧城市是其中的重要市场。据statista.com预测,全球大数据市场总值于2025年将会达至900亿美元。
城市数据中隐藏了各种关于消费习惯、公共健康、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其他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信息。这些数据对城市优化可大派用场,例如在「智慧出行」中,利用车辆实时流量信息,分析并制定疏导交通的方案;在「智慧医疗」中,利用闭路电视信息,分析在医院出入人士有否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离等。
大数据分析 寻优化城市最佳方案
未来,政府处理超大量动态数据的需求将会愈来愈迫切,大数据技术能够从这些散乱的数据中,识别并提取出与智慧城市有关联的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寻找优化城市运作的最佳方案。可是,虽然大数据已成为全球资讯科技界的热点,但现时每年只有不到10%的数据会被运用,除大大浪费了数据的应用潜质外,也会有意无意地造成「以偏概全」的结果。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化,而且大量数据持续被公开,例如香港政府推出的「资料一线通」公开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作业的人士愈来愈普遍。不过,要注意的是,商用及民用大数据分析难免会产生不同的社会问题,例如有些用户会利用公开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迫使政府或其他机构对其政策负责,引发政府加紧限制数据开放性,导致政府与市民之间在数据权责上的冲突;另外,商界滥用数据推行未经用户同意的个性化营销、政府罔顾市民个人数据的拥有权进行非法监视、大数据盗窃等,这类事件在社会出现已不足为奇。
最后,智慧城市建设是中央政府未来的发展范畴之一,香港政府亦不甘后人,于去年12月10日推出《香港智慧城市蓝图2.0》,可见智慧城市将会创造不少本地创业及就业机会,工商业界不妨考虑,聚焦于物联网及大数据这两项关键技术的发展。同时,政府必须制定适当的治理政策,防止上述社会问题的产生,否则将弄巧反拙。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资讯科技联会前会长
来源:香港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