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全浩
中国现时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由于增长速度冠全球,未来十至十五年势必超越美国,稳占首席。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力,只要看看其庞大的市场,如何左右众多商品及制成品的供需,以及影响其价格;各国制成品如何需要照顾中国人的口味;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如何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工业制品如何行销全球——这些都标志著中国经济的实力。
最近二十年在某些环节,中国打破了发达国家的垄断,例如各种工厂及复杂的基建工程如港口、跨海大桥、超级公路及高铁等的建造及出口,逐渐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甚至领先。中国技术媲美西方,但价格较低,因而抢去他们不少生意。
一带一路计划的开展,正是此种资金及技术输出的结合,向世界展示出庞大的经济活力,焉得不引起西方诸国的惊觉及疑忌!
网络商贸、电子支付及智能科技方面,中国位列世界前茅。此等科技惠及全国,亦为刺激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
另一方面,经济快速增长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准不断改善,人民的幸福感上升,全民朝气勃勃,诚为赏心悦目之事!
中国的经济有此成就,道路是自己探索出来的。它结合计划经济及市场经济,建构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最重要为由中央政府统筹全域,作整体规划,地方政府因应本地条件来执行;鼓励民间企业蓬勃发展及壮大,但需配合国家的大蓝图。此一模式缔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无疑大大刺激了西方国家奉行自由经济政府的神经,近年反应强烈。
港澳台以至中国内地的一些学者及评论员(公共知识分子),盲目崇拜西方,误以为西方的自由经济制度为全球的最高标准。此辈大体上并无在英美澳加等地长期居住及工作,只曾作短暂的居留,不知道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及经济制度也有不少弊病,绝不能全盘照抄。
况且,一国的制度,必须建立于该国的传统文化及河山大地之上,亦即国情,盲目抄袭他人,很容易引起水土不服,百病丛生。
自2000年后,中国重新弘扬传统文化、孔子之思想及教育理念,及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家学说都有人研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注重的道德观念,家庭及社会和谐,得到重新肯定。各村及镇重修祠堂,汇编族谱等皆反映此一趋势。
尤为瞩目的是,各级学校鼓励学生念旧体诗词。小学的课程规定,每人需能背诵若干首诗词才能毕业。
汉唐为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唐时中国的经济冠绝全球,长安(今之西安)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对此历史学家有公论。中国将于未来一个世代,重拾昔日的光辉,当代的国人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何幸如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举世公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不久前的2020年国庆,习近平主席也在城楼上,以充满豪情壮志的语调,公告世人,中国人民强起来了!
跨越汉唐盛世,还我华夏雄风!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能源及股市分析家、浸会大学退休教授、专栏作家「张公道」,著有《你要知道理财投资的88件事》,亮光文化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编辑: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