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香港爱国爱港阵营一扫多年郁闷之气,“黑暴”势力则土崩瓦解。在中央出手制定香港国安法和作出决定DQ部分“揽炒派”议员后,特区政府施政终于走入正常轨道。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香港要以经济回升、社会和谐、爱国爱港正气完全压倒邪气的全新面貌,来迎接这一光荣时刻。
文|香港 刘澜昌
2020年,是全世界都极不平凡的一年,香港也同样过了极为不平凡的一年,但更是取得扭转乾坤胜利的一年。爱国爱港阵营一扫多年郁闷之气,“黑暴”势力则是土崩瓦解,坐牢的坐牢,逃亡的逃亡,美西方等反华势力及其代理人打的“香港牌”“乱港牌”“揽炒牌”也一一成了废牌、烂牌。中央出手,一记重拳,制定香港国安法立竿见影,迅速止暴制乱;再一记重拳,DQ死不悔改的“揽炒派”议员,迎来一个不再肆意“拉布”的立法会,香港的权力架构再不允许“反中乱港”分子胡作非为,特区政府施政终于走入正常轨道。
2021年,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领导国家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将在7月1日迎来100岁华诞;而香港特区也迎来24岁生日。如何迎接这个重要的时刻,是每一个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香港人,尤其是爱国爱港人士需要认真思考的。只能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以经济回升、社会和谐、爱国爱港正气完全压倒邪气的全新香港,来迎接这一光荣时刻。同时,必须乘势而上,取得9月立法会选举和年底选委会选举的捷报。
“全新香港”路线图
力拼“全新香港”的路线图虽然有些理想化,但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如下:
第一,在2021年农历春节前有效控制住新冠疫情。首先,严格堵住外来输入的传播链,所有外来人士都进入严厉的监察网,感染者没有“漏网”之人,无感染者有序进入香港社会。港内传染源完全查清控制,感染者得到有效治疗,并随著不断增加新冠疫苗接种人口,全港处于低风险向完全可控状态发展。
第二,同时,香港与内地已建立可控的“健康码”通行系统,在春节期间就可有序与内地“通关”。既满足两地家庭团聚、探亲访友,欢度新春,更重要的是为香港经济全面复苏打下基础。
第三,在经济复苏的基础上,政府加紧各项社会民生工作,尤其是土地房屋问题。
第四,在复活节和清明假期,香港迎来新的春天气息,社会气氛欣欣向荣:与大湾区生产生活更加同步,香港融入大湾区发展的各种举措紧锣密鼓。
第五,五六月随著防疫工作不断稳固,香港全面复苏,开始进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香港回归24周年的庆祝期。在香港破天荒为中共百年生日贺庆,预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进入全新的成熟阶段。
第六,随著香港的整个社会气氛扭转,公务员队伍、司法队伍、教育及文宣体系各种合理改革有序进行;建制派组织和社团乘势而上,进一步改变香港的社会政治结构,扭转建制群众基础弱于对手的局面,以最强的阵容打赢9月立法会和年底选委会两场硬仗,巩固2020年政权建设的成果,并为“一国两制”进入全新的成熟的阶段,在2022年及未来行稳致远铺下坚实基础。
防疫工作须放在头等位置
回首2020年和2019年,再困难的局面都克服过来了,在美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下,香港反对派头面人物、“反中乱港”组织、“黑暴分子”,是何等猖狂。但是,中央断然出手,出台香港国安法,不但止暴制乱,更重要的是保住了香港的政权掌握在爱国者手里,也撑住特首林郑月娥和一众特区高官正常管治、正常施政。接著,特区政府依据人大常委会决定取消了四个认美贼为父、顽固坚持“反中乱港”的反对派立法会议员的资格,而其他多数反对派议员错误判断形势错误决策退出立法会,自动为作为特区权力架构一部分的立法殿堂打扫灰尘,使特区管治和施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利好局面。
可惜的是,特区政府的防疫工作出现了不应该有的漏洞,先是外防输入不够严厉有力,“漏网”感染者进入社区之后又无法查清源头,难以切断传播链。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尤其在第四波一度出现失控局面,使香港正要恢复正常社会生活、正常经济生活、正常与内地及低风险地区人员流动的进程腰斩,上升的复苏势头掉头向下。
第四波防疫的失误,不但影响社会和经济活动,同时也对特区政府威信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当前的防疫工作须放在头等位置,并且不容再失。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争取明年新春佳节期间恢复“通关”,不是没有可能的。经过一年的防疫,大家都已经掌握一个基本规律,14天是一个防疫周期,如果当局严厉堵住输入源头,切断内部传播链,用两个防疫周期是可以使确诊个案压缩到个位数,更可以使到除了外来入口和隔离治疗区域外,全港成为低风险地区。事实上,政府对于“堵输入,断传播,及时治疗”应该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再就是,内地和外国的疫苗很快就可以接种,而我们的邻居深圳和大湾区内地城镇对疫情一直有效管控,基本没有本地个案,因此,在春节前做到启动“健康码”恢复“通关”,是有条件可以做到的,特区政府应该以此为目标。
要从“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高度
做好抗疫工作
实话实说,防疫的漏洞已经使到今届政府招致很多怨气,不但反对派有,建制派也有。防疫其实已经不是卫生工作,防疫是民生大事、经济大事,更是政治大事。林郑政府需要从“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高度去设定防疫目标,以有力的措施,用两三个防疫周期刹住疫情蔓延,否则,不但春节过不好,对明年工作也将是“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后果不堪设想。
香港有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如外部势力插手和介入香港内部政治争拗,社会严重撕裂内耗,经济缺乏新的竞争力,土地房屋短缺等,不但严重影响民生,也拖累百业发展,市民失却获得感,还有司法失公、教育失调、舆论失语、青年失落等结构性问题,都急切需要政府以打仗的勇气,改革的意志,真正做到迎难而上。然而,首仗还是防疫,不尽快控住疫情,其他都无从谈起。
时间急迫,2021年“七一”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将迎来成立100周年的大庆典。正因这个领导核心,中国实现最早控制疫情,最早经济复苏,尽管国际上的反华势力百般阻挠,但是无碍中国走入最接近复兴的时代。香港必然要加入这一庆典,并迎来自己回归24周年的日子。“一国两制”正是中国共产党提出构想并变为现实,且克难攻坚,行稳致远。那些图谋将中国和中共分开,那些所谓“反共不反中”,都是经不起辩驳的谬论。中共领导中国,中共领导香港,不再是沉潜不能讲的话语,相反,“反共”“拒共”必定更加没有市场。
拓展“一国两制”的社会政治基础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香港人民要过美好生活的追求,自然也是国家领导核心力量的奋斗目标。所以,2021年,香港特区政府迅速从严控疫情起步,带动经济复苏,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林郑特首在施政报告提到“十年公屋用地已经找到”,这是拆解香港结构性矛盾的一个关键点。不过,依然期望她的团队展现强劲的执行力,使到计划落实尽量提前。越早缓解“上楼难”,越能为本届政府获得好评,越能纾解民怨。同时,要大屿山填海计划前期研究尽快开展、尽快有成果,向市场传递未来香港土地供应充足并可为香港的新飞跃提供有力支撑的正面讯号。从基层市民观感出发,重塑行政效率和司法公正,是政府威望提升的捷径。
目前,香港顽固的“反中乱港”团体和组织,正陷入低潮。一方面,香港国安法和DQ有关反对派议员的两记重拳重挫其嚣张势头,另一方面,仰赖外部势力支持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一时间难以给以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故此,“著草的著草”,退党的退党,公民党处于“散党”边缘;民主党则变成“青头党”,不但丢弃了原来“民主回归”的路线,而且也抛弃了为基层街坊服务的传统,正茫茫然徘徊于街头。有善心的学者还劝他们向“忠诚反对派”方向转化。不过,海外的反华势力还在,继续打“乱港牌”是必然的。反对派除了依靠所谓“国际线”,也不会放弃“议会线”,还会参加拟定9月举行的立法会选举。而“揽炒派”区议员,也不会放过参选选委会的机会。这两场选举都还是硬仗。主要因为,建制派的社会政治基础还处于弱势,选民政治立场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因此,在中央出手确立香港的政权由爱国者掌控,而林郑政府也努力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下,建制派组织和社团应该有力站出来,踏踏实实壮大建制队伍,诚心诚意争取中间群众及反对阵营的市民,不分颜色,去除隔阂,团结在“一国两制”的旗帜下,一个一个百分点去改变香港的政治力量对比,香港的政治生态和民主政治才可以从根本上拨乱反正,踏上正途。这既是香港建制派打选战的王道,更是实践“一国两制”所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我们坚信,2021将会带来一个“全新的香港”,“七一”维港的烟花更璀璨!
(作者系知名时评人)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2020年,香港爱国爱港阵营一扫多年郁闷之气,“黑暴”势力则土崩瓦解。在中央出手制定香港国安法和作出决定DQ部分“揽炒派”议员后,特区政府施政终于走入正常轨道。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香港要以经济回升、社会和谐、爱国爱港正气完全压倒邪气的全新面貌,来迎接这一光荣时刻。
文|香港 刘澜昌
2020年,是全世界都极不平凡的一年,香港也同样过了极为不平凡的一年,但更是取得扭转乾坤胜利的一年。爱国爱港阵营一扫多年郁闷之气,“黑暴”势力则是土崩瓦解,坐牢的坐牢,逃亡的逃亡,美西方等反华势力及其代理人打的“香港牌”“乱港牌”“揽炒牌”也一一成了废牌、烂牌。中央出手,一记重拳,制定香港国安法立竿见影,迅速止暴制乱;再一记重拳,DQ死不悔改的“揽炒派”议员,迎来一个不再肆意“拉布”的立法会,香港的权力架构再不允许“反中乱港”分子胡作非为,特区政府施政终于走入正常轨道。
2021年,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领导国家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将在7月1日迎来100岁华诞;而香港特区也迎来24岁生日。如何迎接这个重要的时刻,是每一个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香港人,尤其是爱国爱港人士需要认真思考的。只能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以经济回升、社会和谐、爱国爱港正气完全压倒邪气的全新香港,来迎接这一光荣时刻。同时,必须乘势而上,取得9月立法会选举和年底选委会选举的捷报。
“全新香港”路线图
力拼“全新香港”的路线图虽然有些理想化,但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如下:
第一,在2021年农历春节前有效控制住新冠疫情。首先,严格堵住外来输入的传播链,所有外来人士都进入严厉的监察网,感染者没有“漏网”之人,无感染者有序进入香港社会。港内传染源完全查清控制,感染者得到有效治疗,并随著不断增加新冠疫苗接种人口,全港处于低风险向完全可控状态发展。
第二,同时,香港与内地已建立可控的“健康码”通行系统,在春节期间就可有序与内地“通关”。既满足两地家庭团聚、探亲访友,欢度新春,更重要的是为香港经济全面复苏打下基础。
第三,在经济复苏的基础上,政府加紧各项社会民生工作,尤其是土地房屋问题。
第四,在复活节和清明假期,香港迎来新的春天气息,社会气氛欣欣向荣:与大湾区生产生活更加同步,香港融入大湾区发展的各种举措紧锣密鼓。
第五,五六月随著防疫工作不断稳固,香港全面复苏,开始进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香港回归24周年的庆祝期。在香港破天荒为中共百年生日贺庆,预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进入全新的成熟阶段。
第六,随著香港的整个社会气氛扭转,公务员队伍、司法队伍、教育及文宣体系各种合理改革有序进行;建制派组织和社团乘势而上,进一步改变香港的社会政治结构,扭转建制群众基础弱于对手的局面,以最强的阵容打赢9月立法会和年底选委会两场硬仗,巩固2020年政权建设的成果,并为“一国两制”进入全新的成熟的阶段,在2022年及未来行稳致远铺下坚实基础。
防疫工作须放在头等位置
回首2020年和2019年,再困难的局面都克服过来了,在美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下,香港反对派头面人物、“反中乱港”组织、“黑暴分子”,是何等猖狂。但是,中央断然出手,出台香港国安法,不但止暴制乱,更重要的是保住了香港的政权掌握在爱国者手里,也撑住特首林郑月娥和一众特区高官正常管治、正常施政。接著,特区政府依据人大常委会决定取消了四个认美贼为父、顽固坚持“反中乱港”的反对派立法会议员的资格,而其他多数反对派议员错误判断形势错误决策退出立法会,自动为作为特区权力架构一部分的立法殿堂打扫灰尘,使特区管治和施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利好局面。
可惜的是,特区政府的防疫工作出现了不应该有的漏洞,先是外防输入不够严厉有力,“漏网”感染者进入社区之后又无法查清源头,难以切断传播链。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尤其在第四波一度出现失控局面,使香港正要恢复正常社会生活、正常经济生活、正常与内地及低风险地区人员流动的进程腰斩,上升的复苏势头掉头向下。
第四波防疫的失误,不但影响社会和经济活动,同时也对特区政府威信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当前的防疫工作须放在头等位置,并且不容再失。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争取明年新春佳节期间恢复“通关”,不是没有可能的。经过一年的防疫,大家都已经掌握一个基本规律,14天是一个防疫周期,如果当局严厉堵住输入源头,切断内部传播链,用两个防疫周期是可以使确诊个案压缩到个位数,更可以使到除了外来入口和隔离治疗区域外,全港成为低风险地区。事实上,政府对于“堵输入,断传播,及时治疗”应该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再就是,内地和外国的疫苗很快就可以接种,而我们的邻居深圳和大湾区内地城镇对疫情一直有效管控,基本没有本地个案,因此,在春节前做到启动“健康码”恢复“通关”,是有条件可以做到的,特区政府应该以此为目标。
要从“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高度
做好抗疫工作
实话实说,防疫的漏洞已经使到今届政府招致很多怨气,不但反对派有,建制派也有。防疫其实已经不是卫生工作,防疫是民生大事、经济大事,更是政治大事。林郑政府需要从“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高度去设定防疫目标,以有力的措施,用两三个防疫周期刹住疫情蔓延,否则,不但春节过不好,对明年工作也将是“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后果不堪设想。
香港有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如外部势力插手和介入香港内部政治争拗,社会严重撕裂内耗,经济缺乏新的竞争力,土地房屋短缺等,不但严重影响民生,也拖累百业发展,市民失却获得感,还有司法失公、教育失调、舆论失语、青年失落等结构性问题,都急切需要政府以打仗的勇气,改革的意志,真正做到迎难而上。然而,首仗还是防疫,不尽快控住疫情,其他都无从谈起。
时间急迫,2021年“七一”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将迎来成立100周年的大庆典。正因这个领导核心,中国实现最早控制疫情,最早经济复苏,尽管国际上的反华势力百般阻挠,但是无碍中国走入最接近复兴的时代。香港必然要加入这一庆典,并迎来自己回归24周年的日子。“一国两制”正是中国共产党提出构想并变为现实,且克难攻坚,行稳致远。那些图谋将中国和中共分开,那些所谓“反共不反中”,都是经不起辩驳的谬论。中共领导中国,中共领导香港,不再是沉潜不能讲的话语,相反,“反共”“拒共”必定更加没有市场。
拓展“一国两制”的社会政治基础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香港人民要过美好生活的追求,自然也是国家领导核心力量的奋斗目标。所以,2021年,香港特区政府迅速从严控疫情起步,带动经济复苏,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林郑特首在施政报告提到“十年公屋用地已经找到”,这是拆解香港结构性矛盾的一个关键点。不过,依然期望她的团队展现强劲的执行力,使到计划落实尽量提前。越早缓解“上楼难”,越能为本届政府获得好评,越能纾解民怨。同时,要大屿山填海计划前期研究尽快开展、尽快有成果,向市场传递未来香港土地供应充足并可为香港的新飞跃提供有力支撑的正面讯号。从基层市民观感出发,重塑行政效率和司法公正,是政府威望提升的捷径。
目前,香港顽固的“反中乱港”团体和组织,正陷入低潮。一方面,香港国安法和DQ有关反对派议员的两记重拳重挫其嚣张势头,另一方面,仰赖外部势力支持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一时间难以给以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故此,“著草的著草”,退党的退党,公民党处于“散党”边缘;民主党则变成“青头党”,不但丢弃了原来“民主回归”的路线,而且也抛弃了为基层街坊服务的传统,正茫茫然徘徊于街头。有善心的学者还劝他们向“忠诚反对派”方向转化。不过,海外的反华势力还在,继续打“乱港牌”是必然的。反对派除了依靠所谓“国际线”,也不会放弃“议会线”,还会参加拟定9月举行的立法会选举。而“揽炒派”区议员,也不会放过参选选委会的机会。这两场选举都还是硬仗。主要因为,建制派的社会政治基础还处于弱势,选民政治立场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因此,在中央出手确立香港的政权由爱国者掌控,而林郑政府也努力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下,建制派组织和社团应该有力站出来,踏踏实实壮大建制队伍,诚心诚意争取中间群众及反对阵营的市民,不分颜色,去除隔阂,团结在“一国两制”的旗帜下,一个一个百分点去改变香港的政治力量对比,香港的政治生态和民主政治才可以从根本上拨乱反正,踏上正途。这既是香港建制派打选战的王道,更是实践“一国两制”所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我们坚信,2021将会带来一个“全新的香港”,“七一”维港的烟花更璀璨!
(作者系知名时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