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联陈勇:内外双防见成效 接种疫苗助「清零」
文/陈勇
本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近一年,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市民亦出现「抗疫疲劳」。1月2日本港新增35宗确诊个案,是第四波疫情暴发以来的新低。虽然数字下降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可是这35宗当中仍有10宗是源头不明个案,很值得警惕。行政长官林太1月1日形容港府在外防输入方面做到「滴水不漏」,在内部则会加强病毒检测,希望达至「清零」。
外防输入有效果,根据政府公布的数据,自去年12月22日全面实施「指定检疫酒店」计划,截至12月31日,共有约3300人由中国以外地区抵达香港国际机场,其中机场的核酸检测共发现16宗呈阳性,在酒店隔离期间进行的检测共有15宗确诊。
仅仅10日便有显著效果,由此可见外防输入是有必要且切实有效的。政府在上月陆续强化多项措施,包括封闭式专车接送海外抵港人士入住指定检疫酒店,之后又延长指定酒店检疫期至21日,相较初始计划的14日的确更为稳妥。
内防方面,政府日前就强制检测公告刊宪,要求于指定期间曾身处44个指定地方的人士,接受病毒检测,意味着动用法律严格执行强制检测。政府早前推出「安心出行」应用程式,用以记录行踪,但下载量并不乐观,本港750万人口中仅有40万人次下载,占比仅5.3%。
现时接受强制检测的大厦居民可自由出入,即使是强制检测亦需自行前往检测中心,每日仍然有风险继续「播毒」,政府应尽全力推广尽可能的全民强制检测,渔翁撒网式找出隐形患者,再辅以健康码,助本港民生和经济尽快复苏。
战胜疫情的最后且最关键一步,就是接种疫苗。本港计划引入三种疫苗,即内地的科兴疫苗、美国辉瑞疫苗和英国阿斯利康疫苗,首批疫苗最快今个月抵港,市民自愿接种疫苗,亦可选择接种时间、地点和疫苗种类,费用全免。不过非强制性接种,必然会影响群体免疫效果,但本港抗疫已久,相信有意接种疫苗、尽快结束疫情的市民不在少数。政府必须尽全力向市民推广,预先更透明全面地公布详情,并稳步有序推进疫苗接种计划。
新的一年,港府应继续严格执行「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市民亦应继续齐心抗疫,勿因看到胜利的曙光而松懈,要全力避免功亏一篑。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民建联副主席、新社联理事长
来源:点新闻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