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山东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努力在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目前,山东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发展机遇中,为全国探路径、为发展找模式。被寄予厚望的山东,如今发展如何?近日,在“2020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山东行”活动中,记者通过实地了解山东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发展情况和最新亮点,看到了一个动能澎湃的山东正在阔步前行。
参加”2020 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山东行”活动的记者合影
济南:科研力量崛起
企业转型项目多点开花
在山东济南市“十三五”成就的一系列数据中,科技创新的速度格外醒目:济南市在全球科研城市前200强名单中排名第81位,不仅诠释了山东省会的创新实力,也体现了山东的创新实力。近几年,济南在科研方面做足工夫。创建于2011年的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以下简称“济南超算”),是从事智能计算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及计算服务的综合性研究中心,也是中国首台完全采用自主处理器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神威蓝光”的诞生地。中国内地唯一建成即将使用的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也坐落此处。济南超算建有中国内地首台完全用自主CPU构建的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2011年),2018年建成E级计算原型机,2019-2022年在建百亿亿次超算平台、人工智能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平台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有全球首个超算科技园,总投资108亿元(人民币,下同),总建筑面积达69万平方米,其中已完成一期工程22万平方米。作为全国七大超算中心之一,济南超算在“中国算谷”、“数字山东”的建设中,除了在技术层面提供强力算力支撑,其存在也为未来的人才培养、科技发展思路提供了参考系。
创建于2011年的济南超算,是从事智能计算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及计算服务的综合性研究中心,也是我国首台完全采用自主处理器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神威蓝光”的诞生地
在济南章丘明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记者看到,龙山人工智能谷推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机器学习等数字产业项目的集聚,并将技术和应用扩展至济南及整个山东省,与其他产业交叉融合,完成章丘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平台等载体建设,全面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多个场景下的应用,打造济南人工智能科创高地,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探索“济南模式”、提供“济南方案”。章丘还规划建设了院士谷、“双创”人才基地、生物医药孵化园等平台,签约落户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北交大智慧科技城、意大利科学院、白俄罗斯科学院等20余所科研院所,集聚了一大批院士等高层次人才。2020年3月,济南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在全国9个试验区中占据一个席位。如今,科研综合实力早已成为济南突破自己的硬核力量。2020年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的收官之年,成效如何?或许可以从企业的蝶变谈起。2017年7月,济钢集团全面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在短短33天,关停了650万吨钢铁产能,平稳分流近2万名职工,创造了中国内地钢铁行业关停规模最大、安置人数最多、安置期最短纪录。钢铁主业关停后,济钢集团开启了转型发展新征程,“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城市服务”成为济钢新三大主业。在济南,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记者一行在济钢集团探究了这个昔日“工业巨人”的自我革新之旅。3年后的今天,济钢已经成功实现了绿色华丽转身。2020年,济钢集团营收预计超额完成276亿元预算目标,体量接近钢铁主业停产前的水平,实现“三年再造一个新济钢”的一期目标。同样作为新时代改革样板的企业——水发集团,在11年前,还是一个只有9个员工、负债百万、濒临解散边缘的小公司,11年后,成为资产年均增长57%,营收年均增长90%,利润年均增长211%,税收年均增长64%,拥有1,500亿资产、23,000名员工、3家主板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水发集团这一份发展逆袭的成绩单,打破了人们对国企的刻板印象。作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山东正在为全国探路径、为发展找模式。
截至目前,滨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向粤港澳大湾区销售农产品共计144吨,实现销售收入共计66.2万元。图为山东鑫诚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日光温室大棚(本刊记者 庄蕾 摄)
滨州:打造实业创新样本
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
滨州,一座名中“带水”、囊括“五海”的城市,更是一座实业之城,拥有高端铝、精细化工、家纺纺织等五大千亿级传统产业集群。过去,滨州的工业基础性产业大多以原料型、粗放式为主,在市场竞争面前利润越来越薄,这种低端的工业发展不可持续。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以实业为基础抓科技创新。在滨州,总投资33.44亿元的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截至2020年10月底已完成投资25.67亿元,这处庞大的建筑组群承载著滨州图强的梦想,一期工程仅10个月即完成封顶,2020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入驻的企业和服务机构达到116家。如今,中外科研机构在这里共同搭建著开放式的创新网络,形成创新聚集带,使滨州近35万家市场主体能共享基础性研究成果。2017年,铝谷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中国铝谷”品牌在滨州邹平打响。邹平这个县级市打造“中国铝谷”的底气,在于如今其发达的铝业产业,而这一切则起源于2001年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魏桥集团)。作为雄踞山东民营企业百强榜榜首多年的滨州企业魏桥集团,下辖有中国宏桥和魏桥纺织两大港股上市公司,在铝业和纺织业中均是龙头企业。作为物产资源丰富的农业大市,滨州近年来积极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平台,先后组织4批优秀农业企业申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与加工企业。截至目前,滨州已认定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1家,加工企业5家。根据动态认定排名,截止目前滨州生产基地数量位居全省第3,加工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1。记者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采用供港澳质量标准和国家标准中的最严格指标,直供粤港澳的每款农产品的流通信息都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进行登记,实行“一品一码”溯源管理,最大限度保障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的质量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滨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向粤港澳大湾区销售农产品共计144吨。
位于青岛自贸片区的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装卸效率最快的自动化码头,也是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青岛:发挥区位优势
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
在全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开放被视为三大动力之一。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家战略的叠加,为青岛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开放的发展理念,使得青岛与全球102个城市(机构)建立了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与21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经贸往来,近20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300多个项目在青岛焕发出勃勃生机,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突破2万家。青岛这座活力之城,乘著建设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风口”,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创业的征程,从无到有,开辟新局。通过拓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海洋合作等领域合作,上合示范区更好地发挥了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强中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著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据统计,目前上合示范区共投产项目49个、总投资416.2亿元,73个总投资1,871亿元的项目正加速推进,上合元素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显现。开放是在更大市场空间中配置资源,而青岛.上合国家客厅正是在青岛配置全球优质资源的平台。位于上合示范区的青岛.上合国家客厅,正积极推进与上合组织国家的经贸合作。作为该客厅首批入驻企业,印度海德拉巴邦辣椒协会与胶州有著密切的经贸往来合作。以往,来往胶州海关办理经贸相关手续,需要半天时间,但入驻青岛.上合国家客厅后,办公地点距离胶州海关仅有2分钟路程,极大节省了时间。“5+1+1”,是青岛“国际客厅”的格局,除了上合,青岛还有与德国、日本、韩国、以色列等4个以国家为对象的国际客厅,而“1”是指央企“国际客厅”,另外一个“1”是指山东城市会客厅。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在山东自贸试验区三片区中区域面积最大、承担试点最多,叠加了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国家级开发区等众多国家开放战略。挂牌一年多以来,青岛自贸片区大力开展首创性、差异性、集成性探索,重点发展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五大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动能变革,以产业优势实现项目和企业加速集聚。截至目前,青岛自贸片区106项试点任务已实施96项,实施率超过九成,总结形成60余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新模式等全国首创型经验案例13个。记者在位于青岛自贸片区的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看到,只有几个工作人员的码头,却是一派繁忙景象。“这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装卸效率最快的自动化码头,也是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017年5月1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以来,装卸效率持续稳步提高,目前平均单机效率达到36.2自然箱/每小时,最高达到44.6自然箱/小时,全面超越人工码头,作业效率比国外同类自动化码头高50%以上。”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操作部副经理耿卫宁向记者介绍称。据了解,从规划设计到建成运营,该码头全部由山东港口青岛港自主开发完成,设计年吞吐能力520万TEU,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动化码头之一,开创了“低成本、短周期、高效率、全智能、更安全、零排放”的高质量发展“青岛模式”,也在全球自动化码头领域制高点上树起了“中国方案”“中国效率”的旗帜。随著青岛承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平台建设,将产生更多围绕“一带一路”的财富管理合作机遇,青岛将用“平台思维”,整合资源禀赋,加快推动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