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小哲

新年将至,疫苗造好,美国大选落地,在此背景下,全球经济景气度有望继续趋向改善。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指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并强调,要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方针明确,求真务实,部署有力。对于香港而言,尤其在国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经济和社会的“双稳”非常重要,把握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遵循稳中求进的经济发展原则,规划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思路,积极化解新冠病毒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将有助于香港把变局与压力转化为契机,为明年的经济稳步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从目前全球的金融数据来看,正面变化效应正在产生。其一,从主要经济体来看,各国的PMI环比明显改善,全球经济共振复苏预期不断升温。其二,从资产价格来看,随著前期刺激政策效应产生及辉瑞、莫德纳等疫苗产生,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暴涨。其三,人民币中长期升值趋势确立。全球资金和资源将进一步被吸引,流向高回报的人民币资产。其四,从最新的流动性量价情况来看,从央行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同时利率的连续调降和定向降准实施,续作MLF,均起到积极作用,流动性处于中性环境的趋势延续,资金面平稳运行。整体来看,当疫苗真正投入使用后,复苏预期将转化为真正的复苏动力,经济修复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全球经济共振幅放大。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大,香港已充分展示了金融系统的韧性和稳定性,但应理性看到部分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可能会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香港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这些情况迫切要求香港在发挥自身国际金融中心优势的同时,要积极融入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激活潜能,转方式、调结构,才能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
一是要形成符合区域实际的金融结构。比如可以根据粤港澳大湾区、RCEP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对金融结构、金融规模、金融产品等进行差异化的调整和配置,进而聚集技术、人才等生产力要素,努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形成真正具有区域中心效应的金融内核。二是继续发挥具国际差异化金融政策的优势。香港实行低税制、具备与国际接轨的司法制度、高效的金融监管、良好的营商环境等制度优势,加之内地相继推出了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和基金互认等机制,如能扎实推动政策的融通和制度的衔接,进一步强化与内地的金融合作及互联互通,相信能为香港经济注入新动力。此外香港还可以在打造绿色金融中心、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平台、提升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中心等方面继续下功夫。相信如果区域金融中心和经济中心匹配得好,其联动效应和辐射扩散作用就会更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就是敢言副主席、城市智库评论员
编辑:严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