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丽芳

创新及科技局在2020年12月10 日公布的《香港智慧城巿蓝图2.0》,提出超过130项智慧城市措施,内容涵盖六大范畴,包括: 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环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及智慧经济。
今次《蓝图2.0》有不少良好的举措,如开发交通数据分析系统、增加「智方便」平台服务、「智慧厕所」试验计划、电动公共小巴试验计划、网上争议解决及交易促成服务平及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开发「积金易」平台等,为可持续的智慧城市多出多项工作。
在智慧市民方面,政府推出了多项培育未来培育青年创科人才的项目,如「中学IT创新实验室」计划、「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科产业实习计划」、STEM 教师培训、「研究人才库」等。相信有助提升STEM的师资,在中学及大学协助培育创科及研究人才,高端人才有望得到更良好的就业机会与发展空间。今天当店员也可能要当上「网红」做「直播带货」时,文艺创作也得用上电脑插画或动画,金融会计也要懂数据分析,我们很难找到一些工种完全和科技没关系的。政府说改革通识科,培养学生慎思明辨的能力固然重要,提升新一代的资讯素养、科学思维,逻辑推理、理性分析、懂得使用科技,应用科技在工作、在生活也是十分重要,我们不要满足于「在2019/20学年,有60%高中学生修读最少一科与STEM相关的选修科目」。在培育未来创新人才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次的《蓝图2.0》有两处谈及5G 技术的应用,当中包括在机场应用 5G 技术,提供独立及可靠的无线网络,以及推展 5G 在商业上的应用。笔者最近做到一个网上调查,收到约200份回应,大部份中小企决策者认为在未来10年5G 科技将会广泛应用在其业务上,当然未来10年通讯科技可能已经不止是第五代,以三年一代作作估算,可能已到第八代流动通讯。如何协助中小企应用最新通讯科技,助其业务向数字化升级转型,流程自动化、促进远程工作,展示智慧化的服务及流程,也是智慧蓝图应做的工作。政府作一个促进者、推动者应该提供平台助商业配对,也应该继续提供先导计划吸引中小企愿意去尝试新科技,整个社会才能向创新智慧经济转型。
政府的《蓝图2.0》有多个项目未有提供详情,期望可以提出更详细的实施执行方案、以及落实时间表,增加蓝图的公信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令政府推行项目时得到更多助力。期望更多市民能够感受及享受到智慧城市2.0 的好处。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香港菁英会副主席、互联网专业协会副会长、香港青联科技协会主席
编辑:严骏
来源: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