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松杰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全国各地均会开展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以线上线下双轨并进,宪法精神深入人心。例如北京市,在线下为不同受众量身定制:「法治」马拉松、宪法进校园、宪法主题笔会、机关单位宪法知识竞赛、重温宪法誓词等活动;在线上,「12+」普法联盟,110家普法责任制在今年的「12·4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中,北京市顺义区创新采用「线下户外、线上云端」双轨并进,主题鲜明,因时制宜,精准定制的宣传模式,让市民切实感受到宪法精神,体会法治力量。

今年的「国家宪法日」对香港甚具意义,是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的第一个「国家宪法日」,虽疫情严峻,但亦无阻特区政府加深社会各界对国家和香港宪制基础的认识,香港特区政府在上午举行线上「国家宪法日」座谈会 ,主题为「宪法与国家安全」。笔者准时怀著兴奋和学习的心情去观看,座谈会由主题演讲和对谈环节两个部分组成。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和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先后分别致辞,其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端洪发表主题演讲。对谈环节的部分由励进教育中心理事会主席范徐丽泰主持,与特区政府首任律政司司长、原香港特区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及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莫树联资深大律师探讨宪法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今次网上座谈会深入剖析国家安全的重要理念,探讨宪法及香港国安法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及其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要性。是次座谈会笔者获益不浅,一直以来很多香港青年对国家宪法认识薄弱,甚至曲解导致出现以往混乱的现象,宪法和基本法是共同构成特区的宪制基础,从法理上作为中国公民的香港居民,也必须同样履行中国公民的义务,有责任共同保家卫国,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笔者引用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谭惠珠今日发表题为《宪法与「一国兩制」》的署名文章,里面说虽然基本法并没有作出特别的规定,但宪法第52条,规定中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以及宪法第54条,规定中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宪法和基本法在居民权利和义务上的规定,充分体现了「一国兩制」的要求。 其中建立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是体现「一国」原则所必须具备。香港居民享有了《基本法》规定的、可以例外于宪法的权利,这是「两制」的直接、集中体现,但对于维护我国国家安全,从來都是「一国」的要求,香港居民不能成为例外。
这个笔者十分认同,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特别是香港青年,也必须认识及认同「先有一国、后有两制」的概念,宪法是国家主权最集中、最权威的法律体现和表达,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这个国家所有法律的渊源。香港基本法根据国家宪法而制定,宪法是母法,基本法是子法。先有宪法,再有基本法,再有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后香港的宪制必然以国家宪法为基础,基本法是宪法的修改补充和发展完善,是中国宪法特殊的组成部分。因此回归以后的香港,基本法有规定的按照基本法办事;基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国家宪法。维护国家安全你我有责,在融入国家大局的进程中,笔者作为新时代的香港青年代表,有责任正确认识和传扬这些讯息予广大青少年,共同做好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香港再出发共同发起人、香港菁英会社会民生研究会主任、网络红人工作者协会创会主席
编辑: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