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炜光
2020年12月1日有线新闻裁员40 人,触发其他组别主管及记者请辞抗议,人数涉及逾百人。辞职的记者以至黄营群起指骂,说是「政治打压」。然而只要把视觉拉远一点,便知道在去年黑暴揽炒和今年新冠肺炎的双重打击下,香港经济已步入严冬,裁员潮早已在去年开始。有线在这时才裁员(可能和「保就业」资助结束有关),而且只裁40人,其实已十分克制。且看下列数据:
2019年12月
TVB宣布裁员350人
2020年2月
香港《苹果日报》裁员40人
2020年4月
商台辞退著名DJ细so,同期有多名员工被裁
若黄营的「政治打压」论能成立,那么被黄营揶揄为 CCTVB的TVB,为何要裁员?按黄营逻辑,亲近国家的媒体不应该是「有运行」吗?为何 TVB早在去年12月便大裁员?且人数远较今天有线新闻的40人为多,甚至较现时有100名有线员工受影响为多?
又再看被誉为黄营旗舰的《苹果日报》,今年2月疫情刚起时便已裁员40人。黄营又作何解释?难道《苹果日报》裁员便是节省成本,有线新闻裁员便是「政治打压」?商业电台对国家也甚具批判性,那么商台为何又要裁员?按黄营逻辑,商台不是应该和手足「齐上齐落」吗?
回说有线新闻,其管理层说今次裁员是由人事部制订的。这便解释了为何一些被黄丝赞扬的员工也被裁走。因为人事部看的是数据,通常愈资深愈受表扬的,其工资水平便不会低。那么裁走一位这样的员工,再由资历较浅的顶上,然后以有线新闻的品牌效应继续吸引客户,那么便能达到既节省成本又不影响经营效益的效果。
须知道新闻不同电影或厨艺,观众看重的是品牌,至于是那位记者、那位编辑制作的,观众不甚了了。电影和厨艺则不同,是古天乐担正和只是一位初出道的小鲜肉主演,其号召力不可同日而语。厨师也是,大师傅主理,当然能吸客,没有名气的厨师,食客也不会愿意付出较高价钱。 但记者或编辑能有这样的号召力吗?你会因为是某记者、某编辑才去看这节目吗?黄丝视壹传媒为圭臬,但除了从来不会去采访的创辧人黎智英之外,黄丝又能讲出壹传媒有哪位记者?哪位编辑?黄丝打开份《苹果日报》时,是否先看这段新闻是那位记者写的才会看下去?明乎此,便解释了为何有线新闻的人事部会制订这样一份裁员名单。
在经济寒冬下,裁员潮无分黄蓝。在特首林郑月娥坚拒实施「全民强制检测」的情况下,「清零」无望,「通关」无期;笔者预期「结业潮」、「裁员潮」以至「破产潮」会纷纷掩至,而另一个「抑郁潮」(尤其事事泛政治化的黄丝)也会随后而来。在香港步入百多年来最严峻的时刻,我们需要的不是事事泛政治化,而是大刀阔斧,霹雳手段去抗疫,这样各行各业的「裁员潮」才有机会止息。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前新闻统筹专员、公关顾问
编辑:严骏
来源: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