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创新科技中心主任黄锦辉表示,香港和深圳可以在不同阶段的创科生态链上紧密合作
中央政府去年(2019)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即透过建设粤港澳企业、高校及科研院的合作平台,把研究、学习及产业结合,让大学研究有机会配合产业需求,推动科研成果商品化,便能填补香港在科研产业化方面的不足。
倡集中应用研究领域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创新科技中心主任黄锦辉接受《大公报》专访时指出,本港大学有基础科研优势,惟受以往评估机制影响,教师缺乏诱因钻研应用型项目。他建议政府应加强主导,研发投入上集中「偏斜」于应用研究领域;做粤港两地共同关心的实用研究,积极参与到大湾区国际创科中心的建设中。
受限于市场和资本等方面的因素,融入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香港创科的机遇和选择之一。黄锦辉强调,深圳和香港两地在创科创业各具优势,可以在建设「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任务上各展所长。基于科研上「前研后产」的模型,他提出了「深港创科生态链」,认为无论是公司、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香港和深圳可以在不同阶段的创科生态链上紧密合作。
这个创科生态链包含上游、中游、下游及出海四个环节。黄锦辉认为,香港的优势在于「一头一尾」,即上游的基础研究和出海将产品国际化以及融资,其中以八大资助院校为首的本港大学,有良好的基础研究团队,大多教授都有海归背景,知识面更加广阔,他们也拥有外国团队的脉络,加上香港生活环境西化,能够吸引国际知名研究团队来进行基础研究。
然而近年在创科研发投入上,香港研发开支仅占GDP的0.8%左右,而公营研究、即主要由大学主导的比例占55%,私营比例只有45%。而深圳在私营研究、即以应用为主的研究占比达90%以上。黄锦辉表示,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构建健康的创科生态,研发开支及私营投入均应有所提高。
公营投入占本地创科研发投入一半以上,且大学科研项目每年不在少数,为何转化率低迷?黄锦辉分析,当中存在老师的诱因问题。他说:「本港大学的教师部门每三年左右要被评估一次,在过去十多二十年的评估指标中,我们的指标大都基于基础研究,论文等,产业化或者说商业化非评估指标之一。」
黄锦辉说,大学研究的主要经费来自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按照过往规定,每间大学的经费中,12.5%会被抽出,以鼓励学校向其他机构,如研究资助局(RGC)申请更多资助。而RGC支持的项目大多数偏向基础研究,因而促成大学为「抢回」12.5%的经费,聘请更多基础研究实力强的教授,「所以过去十几年请的学者,大多只会写paper(论文),写proposal。而教师的评估积分最后亦影响到大学未来获得的研究经费,形成一个就目前而言的恶性循环,因而愈来愈少人从事产品化研究的工作。」
研究两地共同关心问题
「庆幸的是,现时教师评估指标中,加入了对社会有影响的因素,如social impact和environmental impact等,不是纯学术研究的指标,令老师和学生有做应用研究的诱因。」黄锦辉表示,不同于以往的大学定位,社会逐渐将「Entrepreneurship(商业化)」的使命加于大学,在充分延展大学学术自由、包容和支持教授的研究和教学自由基础上,学校可以有策略性地聘请更多有应用型研究背景的学者。他续指,政府作为八大院校发展和研究支持者,「可以偏斜地投入更多资金到应用研究领域,就如当年向基础研究偏斜一样。」
谈到粤港两地科研合作的壁垒,黄锦辉认为,现时在资源、人才流通和合作领域上均略存在问题,比如数据过河、医疗样本采集困难、学者互访申请程序仍待简化等。「要融合就要改变,现时合作研究的评估机制上,需要两地专家各自评估,再进行合并。大家需求不同,对大环境的认识不一致,评估上亦耗时耗力。」黄锦辉建议两地高校、科研机构均可研究双方共同关心的实际问题,使研究在两地都能发挥应用价值。
来源: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