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擘画了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建议》第57节以“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为主题,对“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保持港澳繁荣稳定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战略部署。这对于新时代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巩固和提升香港的竞争优势,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香港与祖国内地一道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具有重大的方向性、指导性意义。香港社会应正确领会、深刻认识到《建议》所释放出的关于国家和香港未来发展的重要信号,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凝聚共识谋发展,在和祖国内地携手发展中巩固既有的竞争优势,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使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文 | 北京 孔世平
香港的繁荣稳定与祖国内地发展息息相关
香港的命运同祖国紧密相连,香港的发展与祖国息息相关,香港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祖国是香港发展的最大靠山。这是凡尊重历史的人都必须承认的一个基本事实,是香港社会应有的一个基本共识。
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改革开放,香港同胞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可以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香港与祖国内地同胞一起创造了香港发展和祖国内地发展的奇迹。比如,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巩固和提升,就与祖国内地的发展密不可分。货物进出口贸易总值方面,国家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两地仅有35.4亿美元,到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跃升至507.7亿美元,到2007年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时,两地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总值更是达到了1,971.14亿美元。2007年以后的数据也显示,无论是进口、出口还是转口贸易,香港和祖国内地这方面的数据都数倍地高于香港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再比如,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内地同样关系密切。香港长期以来一直是内地最大的投资来源地,近年来内地推出的“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促进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和提升。香港还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拥有最丰富的人民币离岸产品。事实证明,内地的持续快速发展为香港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巩固了香港的传统优势,并为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开辟了广阔空间。香港发展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有内地作靠山,在于和内地优势互补携手发展,这也可说是香港发展的大逻辑。
香港发展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有内地作靠山,在于和内地优势互补携手发展,这也可说是香港发展的大逻辑。11月20日,第二十三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在北京举办双向投资重点项目签约仪式,12个签约项目涉及金额折合38.86亿美元,涵盖轨道交通、医药健康、金融服务等领域(图:中新社)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在“一国两制”下,国家的快速发展,事实上已将香港带入了世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地带。香港的经济发展周期与内地的走势高度关联,显示两地的要素流动程度不断提高。香港在不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既使自身得到了发展,也为国家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香港要抓住“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国家发展的机遇,就必须准确把握、倍加珍惜“一国两制”下香港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把爱祖国、爱香港,建设香港、建设祖国有机融合在一起,切实建立起“共担、共享”的使命感。
“十四五”时期香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建议》描绘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进一步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这一切实可行、鼓舞人心的目标,必将激发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强大的爱国之心、报国之举,汇聚起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对香港来说,这是一个为国家作贡献、为香港谋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
《建议》指出:“支持特别行政区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打造‘一带一路’功能平台,实现经济多元可持续发展。”香港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十四五”乃至将来更长时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家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优势明显增强的大背景下,香港的这一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从贸易方面来看,国家实行高水平贸易便利化政策,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降低关税总水平,努力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大幅削减进出口环节制度性成本,推动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将为香港贸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金融方面来看,国家健全和保障境外投资的法律、政策和服务体系,继续加强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充分发挥香港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将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回归以来,建设“创新之都”一直是香港不懈的追求。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将极大促进香港创新能力的提升。《建议》明确指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香港拥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不少领域的科研水平是世界级的,八所公立大学和多个学科,排名居于世界前列,同时科研方面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也十分广泛。这些都是香港依托创新提升竞争优势的有利条件。香港社会应发挥好这些优势,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与内地在基础研究、科技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把潜在的科技创新能力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创新优势。可以预计,随著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积极投身其中的香港将焕发新的竞争力。
香港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香港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既是重要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香港要发挥好在金融、法律等专业领域服务的独特作用,努力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强化解决“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投资及商业争议的服务功能,把国际联系广泛、专业服务发达等优势和内地市场广阔、产业体系完整、科技实力较强等优势结合起来,通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国家建设,实现自身发展。
确保“一国两制”实践沿著正确轨道前行
对香港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十四五”时期香港要发挥好优势,用好舞台,最重要的就是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确保“一国两制”沿著正确轨道前行。
《建议》明确指出,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政策措施。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是“一国两制”的应有之义,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十四五”乃至未来香港要探索发展新路向、开拓发展新空间、增添发展新动力、提升发展新优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特别行政区自身竞争力结合起来。
可以预计,随著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积极投身其中的香港将焕发新的竞争力。图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图:朱洪波/ 视觉中国)
从香港回归以来的实践来看,强化以下三个方面的社会共识十分重要。一是必须坚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法律渊源。基本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基本法律,规定了特别行政区的制度和政策,是“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度化、法律化。二是必须坚决落实中央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对港全面管治权是国家行使主权的体现。香港是直辖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域,其高度自治权来源于中央的授权并接受中央的监督,这是理解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的逻辑起点。三是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坚决防范外部势力的干预,决不能容忍外部势力插手香港事务、制造混乱、危害香港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只有明确“一国”是本、是“两制”的前提,拥护宪法所确定的国家根本制度,认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尊重中央依法拥有的对港全面管治权,自觉承担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责任,香港才能以正确的姿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才能安享“一国两制”下的制度红利,才能抓住“十四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国家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面对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远景目标,广大香港同胞应以主人翁意识,以国家整体利益和香港根本利益为依归,把“一国两制”的使命担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抓住历史机遇,巩固既有竞争优势,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在“十四五”时期实现香港新发展,为国家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本文发表于《紫荆》杂志2020年12月号
编辑:哈元源、莫洁莹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擘画了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建议》第57节以“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为主题,对“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保持港澳繁荣稳定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战略部署。这对于新时代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巩固和提升香港的竞争优势,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香港与祖国内地一道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具有重大的方向性、指导性意义。香港社会应正确领会、深刻认识到《建议》所释放出的关于国家和香港未来发展的重要信号,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凝聚共识谋发展,在和祖国内地携手发展中巩固既有的竞争优势,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使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文 | 北京 孔世平
香港的繁荣稳定与祖国内地发展息息相关
香港的命运同祖国紧密相连,香港的发展与祖国息息相关,香港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祖国是香港发展的最大靠山。这是凡尊重历史的人都必须承认的一个基本事实,是香港社会应有的一个基本共识。
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改革开放,香港同胞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可以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香港与祖国内地同胞一起创造了香港发展和祖国内地发展的奇迹。比如,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巩固和提升,就与祖国内地的发展密不可分。货物进出口贸易总值方面,国家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两地仅有35.4亿美元,到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跃升至507.7亿美元,到2007年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时,两地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总值更是达到了1,971.14亿美元。2007年以后的数据也显示,无论是进口、出口还是转口贸易,香港和祖国内地这方面的数据都数倍地高于香港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再比如,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内地同样关系密切。香港长期以来一直是内地最大的投资来源地,近年来内地推出的“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促进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和提升。香港还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拥有最丰富的人民币离岸产品。事实证明,内地的持续快速发展为香港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巩固了香港的传统优势,并为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开辟了广阔空间。香港发展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有内地作靠山,在于和内地优势互补携手发展,这也可说是香港发展的大逻辑。
香港发展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有内地作靠山,在于和内地优势互补携手发展,这也可说是香港发展的大逻辑。11月20日,第二十三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在北京举办双向投资重点项目签约仪式,12个签约项目涉及金额折合38.86亿美元,涵盖轨道交通、医药健康、金融服务等领域(图:中新社)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在“一国两制”下,国家的快速发展,事实上已将香港带入了世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地带。香港的经济发展周期与内地的走势高度关联,显示两地的要素流动程度不断提高。香港在不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既使自身得到了发展,也为国家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香港要抓住“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国家发展的机遇,就必须准确把握、倍加珍惜“一国两制”下香港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把爱祖国、爱香港,建设香港、建设祖国有机融合在一起,切实建立起“共担、共享”的使命感。
“十四五”时期香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建议》描绘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进一步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这一切实可行、鼓舞人心的目标,必将激发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强大的爱国之心、报国之举,汇聚起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对香港来说,这是一个为国家作贡献、为香港谋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
《建议》指出:“支持特别行政区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打造‘一带一路’功能平台,实现经济多元可持续发展。”香港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十四五”乃至将来更长时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家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优势明显增强的大背景下,香港的这一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从贸易方面来看,国家实行高水平贸易便利化政策,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降低关税总水平,努力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大幅削减进出口环节制度性成本,推动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将为香港贸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金融方面来看,国家健全和保障境外投资的法律、政策和服务体系,继续加强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充分发挥香港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将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回归以来,建设“创新之都”一直是香港不懈的追求。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将极大促进香港创新能力的提升。《建议》明确指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香港拥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不少领域的科研水平是世界级的,八所公立大学和多个学科,排名居于世界前列,同时科研方面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也十分广泛。这些都是香港依托创新提升竞争优势的有利条件。香港社会应发挥好这些优势,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与内地在基础研究、科技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把潜在的科技创新能力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创新优势。可以预计,随著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积极投身其中的香港将焕发新的竞争力。
香港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香港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既是重要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香港要发挥好在金融、法律等专业领域服务的独特作用,努力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强化解决“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投资及商业争议的服务功能,把国际联系广泛、专业服务发达等优势和内地市场广阔、产业体系完整、科技实力较强等优势结合起来,通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国家建设,实现自身发展。
确保“一国两制”实践沿著正确轨道前行
对香港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十四五”时期香港要发挥好优势,用好舞台,最重要的就是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确保“一国两制”沿著正确轨道前行。
《建议》明确指出,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政策措施。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是“一国两制”的应有之义,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十四五”乃至未来香港要探索发展新路向、开拓发展新空间、增添发展新动力、提升发展新优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特别行政区自身竞争力结合起来。
可以预计,随著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积极投身其中的香港将焕发新的竞争力。图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图:朱洪波/ 视觉中国)
从香港回归以来的实践来看,强化以下三个方面的社会共识十分重要。一是必须坚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法律渊源。基本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基本法律,规定了特别行政区的制度和政策,是“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度化、法律化。二是必须坚决落实中央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对港全面管治权是国家行使主权的体现。香港是直辖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域,其高度自治权来源于中央的授权并接受中央的监督,这是理解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的逻辑起点。三是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坚决防范外部势力的干预,决不能容忍外部势力插手香港事务、制造混乱、危害香港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只有明确“一国”是本、是“两制”的前提,拥护宪法所确定的国家根本制度,认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尊重中央依法拥有的对港全面管治权,自觉承担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责任,香港才能以正确的姿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才能安享“一国两制”下的制度红利,才能抓住“十四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国家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面对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远景目标,广大香港同胞应以主人翁意识,以国家整体利益和香港根本利益为依归,把“一国两制”的使命担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抓住历史机遇,巩固既有竞争优势,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在“十四五”时期实现香港新发展,为国家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本文发表于《紫荆》杂志2020年12月号
编辑:哈元源、莫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