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 新社联赵秀娴:全民强制检测 刻不容缓

日期: 2020-11-30 来源: 紫荆
字号:

文/赵秀娴

WeChat 图片_20201113143801.jpg


第四波疫情还是来了。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医生形容这一波疫情「来势汹汹」,但政府的应对措施却还是了无新意,无非是继续收紧社交限聚活动、关闭酒吧及卡拉OK等娱乐场所、计划中小学停课之类。可以预期,在一段时间后,第四波疫情会随著政府的一系列措施而趋缓,而在每日仍有零星个案的情况下,政府会逐步放宽防疫措施,市民会享受大约两个月较为正常的生活,随即会爆发下一波疫情。这不是危言耸听,第二波、第三波疫情均是如此发展,而政府的防疫措施没有本质区别的情况下,如此的循环只会不断发生。

 

香港防疫何以至此?本质上说,香港政府的防疫政策与西方国家并无区别,其指导思想是「与病毒共存」,不以个案「清零」为目的,而是将「控制疫情在较低水准」即可。之所以香港疫情控制好过西方国家,完全是因为香港市民的自制力好过西方民众,没有人相信「口罩无用论」、「新冠病毒只是流感」等反智言论。但市民总会有「抗疫疲劳」的时候,政府的防疫政策岂能只靠市民的「自觉」?只有进行全民强制检测,真正做到「清零」,市民生活才能真正恢复正常。相较于「全民强制检测」而言,9月份的「全民检测」靠「自愿参与」,不够强制;而现行的「强制检测」却只针对「特定群组」,不够全民,效果均会打折扣。

 

有人说全民检测开支巨大,但只能发现几十宗个案,如上次的全民检测只发现了32宗确诊,不符合「经济效益」。诚然,全民检测开支不小,但相比于疫情为香港经济带来的冲击而言,这笔开支是绝对值得的。有人说检测有假阴性的可能,检测结果为阴性也不等于绝对安全,因此意义不大。虽然有假阴性的可能,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个隐形患者,就可能意味著一条传播链,发现一个就意味著可以提前截断一条,对防疫工作而言意义重大。人命关天,岂是一句「经济效益」可磨灭?

 

圣诞新年假期快到了,大批留学生即将返港,带来了输入风险;而冬季流感高峰期也即将到来,将加剧医疗系统的压力。可以说,香港这次面对的防疫压力远超先前三波。有了这么多次疫情反弹的经历,又面对前所未有的防疫压力,特区政府还能够不进行全民强制检测吗?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新界社团联会副理事长

编辑:严骏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新社联赵秀娴:全民强制检测 刻不容缓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