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芋这名字,听起来既像竹笋又像芋头,但实际上它却是更接近薯仔的马兰科植物,又称「竹薯」或「细米薯」。台湾人一般以其正式学名「葛郁金」称呼竹芋。
文 | 李丰年
竹芋可清肝润肺止咳
竹芋原产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在中国普遍栽种于云南、广东和广西一带。竹芋的食用位置是其多年生长的根状茎的块茎。严格来说,它不是根,而是埋在地下的根状茎。年尾播种,临近秋冬才收成,像姜一样需要栽种整整一年,一般在12月开始当造,至明年3月左右止。
单看竹芋白色一节一节且有外皮的外表,大部分人都会误以为是笋,然而竹芋虽然外形似笋但其实两者完全没有关系。若削除了外皮后,竹芋雪白的根状茎外表便呈现出来,中医有云: 色白入肺,所以竹芋亦有消暑、清肝润肺止咳、清热利尿的效用,对于小儿上火、感冒、肺热咳嗽、声音沙哑、咽喉肿痛、小便热痛或腹胃涨痛甚有帮助。
竹芋性凉,阳虚体质慎食
竹芋味甘性凉且含有大量纤维,能够帮助肠脏蠕动。因为茎部内有一丝丝的纤维,所以烹煮前切片时最好是横切,把纤维丝切断使其口感更佳。竹芋的食用方法多样,清洗乾净后可用来煲汤、煲水、蒸炒煮皆宜,甚至有人制成刺身生吃,但竹芋始终位植物根部,藏于泥中,或有寄生虫,还是彻底煮熟再食用较佳。另外,竹芋属性凉性食物,故阳虚体质的人不宜大量食用。除了生吃、煲汤,竹芋更多是磨成粉入馔食用包括制作甜品糕点。
竹芋可治腹泻
竹芋含有维生素B以及铜、铁、锰、镁、磷和锌等矿物质,这些成分都可以为人体提供必要营养。虽然竹芋是一种淀粉,但它不含谷蛋白,而且研究发现,相比起其他天然淀粉和面粉,竹芋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近年谷蛋白不耐症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健康问题,天然不含谷蛋白的竹芋逐渐赢得人们芳心,它可以防止这种疾病常见的胀气和胃痛等症状。乳糜泻患者无法消化谷蛋白,在这种情况下,竹芋可以让他们吃到类似的食物,却不会造成不适。
此外,有研究还发现,竹芋还可以帮助肠易激综合症患者治疗腹泻。竹芋的营养价值丰富,新鲜柔软的竹芋可以直接食用,而在烹饪领域,它的用途和其他块茎十分类似。成熟之后的竹芋纤维含量非常高,因而口感不是那么好。
竹芋粉的妙用
科学家发现竹芋的淀粉含量非常可观。于是先将植物浸泡在热水中,剥下块茎,去除纤维表层,将块茎捣碎成浆,然后再从中分离出淀粉。这便是细腻、丝滑和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的竹芋粉。很多烘焙食品,包括食粿、饼乾、丸子都有应用上竹芋粉。自80年代开始,大部分的竹芋粉都是产自西印度群岛等热带地区,以及南美洲和澳大利亚,主要是供应给英国、加拿大、欧洲和美国用来制作不同的食品。此外,除了食品加工业,竹芋也通用于非食品制造业,例如造纸、化妆品和制药。
竹芋粉是非常理想的增稠剂,主要原因是它健康天然,不但热量低,而且顾肠胃,较少产生副作用。台湾人昔日是以葛郁金来做勾芡用的古早太白粉,今被较便宜的木薯或玉米淀粉取代。但自从基因改造食物面世以来,今时今日绝大多数玉米淀粉都是由转基因玉米制成。当然我们也可以买到非转基因玉米淀粉,但它的价钱一般非常高昂。提取玉米淀粉的过程也相当粗糙,多用到化学物质和高温。
现今很多面包店师傅都要使用玉米淀粉来制作蛋糕、面包,其实竹芋粉便是很好的替代配方,而且竹芋粉无色无味,是自然界中最好的碳水化合物之一,其易于消化,能与多种食品配料完美融合,相信很快便能取代玉米淀粉,提升人们的生活质素。
挑选竹芋看外形
挑选竹芋的时候要看外形,幼身无节位的较嫩滑,肥大而有节位的吃起来会有渣。老嫩竹芋的烹调方法各有不同,嫩身的竹芋简单撕去外皮便可直接蒸或炒来食用,亦可磨成粉冲水喝,又或加入其他食物蒸煮;而老的竹芋则可以配甘蔗、红萝卜、粟米和马蹄来煲汤,有去湿润肠,清热润肺之效。
潮州人特别喜欢吃竹芋,他们习惯将竹芋磨成粉状,代替粟米粉。以竹芋粉煮的羹很稠,小朋友肚痛肚屙时便能派上用场。台湾人则喜欢把竹芋去皮碾碎后炒蛋。此外将竹芋切丝沾面糊炸成酥也是下酒的好配搭。
本文刊于《紫荆养生》2020年冬季号
https://res.bau.com.hk/history/images/YV8zNF80N2QyMTkyMmJiMzc0YzZjOGM3ODAyZWEyN2I3YmJkOQ==.jpg
https://res.bau.com.hk/history/images/YV8zNF80N2QyMTkyMmJiMzc0YzZjOGM3ODAyZWEyN2I3YmJkOQ==.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竹芋这名字,听起来既像竹笋又像芋头,但实际上它却是更接近薯仔的马兰科植物,又称「竹薯」或「细米薯」。台湾人一般以其正式学名「葛郁金」称呼竹芋。
文 | 李丰年
竹芋可清肝润肺止咳
竹芋原产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在中国普遍栽种于云南、广东和广西一带。竹芋的食用位置是其多年生长的根状茎的块茎。严格来说,它不是根,而是埋在地下的根状茎。年尾播种,临近秋冬才收成,像姜一样需要栽种整整一年,一般在12月开始当造,至明年3月左右止。
单看竹芋白色一节一节且有外皮的外表,大部分人都会误以为是笋,然而竹芋虽然外形似笋但其实两者完全没有关系。若削除了外皮后,竹芋雪白的根状茎外表便呈现出来,中医有云: 色白入肺,所以竹芋亦有消暑、清肝润肺止咳、清热利尿的效用,对于小儿上火、感冒、肺热咳嗽、声音沙哑、咽喉肿痛、小便热痛或腹胃涨痛甚有帮助。
竹芋性凉,阳虚体质慎食
竹芋味甘性凉且含有大量纤维,能够帮助肠脏蠕动。因为茎部内有一丝丝的纤维,所以烹煮前切片时最好是横切,把纤维丝切断使其口感更佳。竹芋的食用方法多样,清洗乾净后可用来煲汤、煲水、蒸炒煮皆宜,甚至有人制成刺身生吃,但竹芋始终位植物根部,藏于泥中,或有寄生虫,还是彻底煮熟再食用较佳。另外,竹芋属性凉性食物,故阳虚体质的人不宜大量食用。除了生吃、煲汤,竹芋更多是磨成粉入馔食用包括制作甜品糕点。
竹芋可治腹泻
竹芋含有维生素B以及铜、铁、锰、镁、磷和锌等矿物质,这些成分都可以为人体提供必要营养。虽然竹芋是一种淀粉,但它不含谷蛋白,而且研究发现,相比起其他天然淀粉和面粉,竹芋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近年谷蛋白不耐症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健康问题,天然不含谷蛋白的竹芋逐渐赢得人们芳心,它可以防止这种疾病常见的胀气和胃痛等症状。乳糜泻患者无法消化谷蛋白,在这种情况下,竹芋可以让他们吃到类似的食物,却不会造成不适。
此外,有研究还发现,竹芋还可以帮助肠易激综合症患者治疗腹泻。竹芋的营养价值丰富,新鲜柔软的竹芋可以直接食用,而在烹饪领域,它的用途和其他块茎十分类似。成熟之后的竹芋纤维含量非常高,因而口感不是那么好。
竹芋粉的妙用
科学家发现竹芋的淀粉含量非常可观。于是先将植物浸泡在热水中,剥下块茎,去除纤维表层,将块茎捣碎成浆,然后再从中分离出淀粉。这便是细腻、丝滑和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的竹芋粉。很多烘焙食品,包括食粿、饼乾、丸子都有应用上竹芋粉。自80年代开始,大部分的竹芋粉都是产自西印度群岛等热带地区,以及南美洲和澳大利亚,主要是供应给英国、加拿大、欧洲和美国用来制作不同的食品。此外,除了食品加工业,竹芋也通用于非食品制造业,例如造纸、化妆品和制药。
竹芋粉是非常理想的增稠剂,主要原因是它健康天然,不但热量低,而且顾肠胃,较少产生副作用。台湾人昔日是以葛郁金来做勾芡用的古早太白粉,今被较便宜的木薯或玉米淀粉取代。但自从基因改造食物面世以来,今时今日绝大多数玉米淀粉都是由转基因玉米制成。当然我们也可以买到非转基因玉米淀粉,但它的价钱一般非常高昂。提取玉米淀粉的过程也相当粗糙,多用到化学物质和高温。
现今很多面包店师傅都要使用玉米淀粉来制作蛋糕、面包,其实竹芋粉便是很好的替代配方,而且竹芋粉无色无味,是自然界中最好的碳水化合物之一,其易于消化,能与多种食品配料完美融合,相信很快便能取代玉米淀粉,提升人们的生活质素。
挑选竹芋看外形
挑选竹芋的时候要看外形,幼身无节位的较嫩滑,肥大而有节位的吃起来会有渣。老嫩竹芋的烹调方法各有不同,嫩身的竹芋简单撕去外皮便可直接蒸或炒来食用,亦可磨成粉冲水喝,又或加入其他食物蒸煮;而老的竹芋则可以配甘蔗、红萝卜、粟米和马蹄来煲汤,有去湿润肠,清热润肺之效。
潮州人特别喜欢吃竹芋,他们习惯将竹芋磨成粉状,代替粟米粉。以竹芋粉煮的羹很稠,小朋友肚痛肚屙时便能派上用场。台湾人则喜欢把竹芋去皮碾碎后炒蛋。此外将竹芋切丝沾面糊炸成酥也是下酒的好配搭。
本文刊于《紫荆养生》2020年冬季号
https://res.bau.com.hk/history/images/YV8zNF80N2QyMTkyMmJiMzc0YzZjOGM3ODAyZWEyN2I3YmJkOQ==.jpg
https://res.bau.com.hk/history/images/YV8zNF80N2QyMTkyMmJiMzc0YzZjOGM3ODAyZWEyN2I3YmJkOQ==.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