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 冯炜光:中央对特首提三要求,香港「管治精英」听懂了吗?

日期: 2020-11-09 来源: 紫荆
字号:

文/冯炜光

30周年logo.jpg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6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据新华社报道,韩正除了赞扬了林郑特首外,还明显提出了三大要求。原话如下:

 

「韩正说……希望香港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工作。加强统筹谋划,突出重点、远近结合,既要从市民的迫切需求出发,解决好当前的民生问题,也要明确目标和方向,逐步解决制约香港长远发展的瓶颈。要把握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充分发挥独特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谱写香港发展新篇章。」

 

用直白的说法,这三大要求是:1.防疫要到位;2.解决长期和短期的民生问题;3.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弦外之音是:香港的事,香港应努力解决,不能事事坐等中央。例如防疫,笔者的观察是:中央在 9 月份连大批医疗队都派来了,但只有170多万港人检测了,这怎可能是防疫到位?新冠病毒传播链又怎可能已斩断了?但主事的政务主任出身的局长却沾沾自喜,当作是功绩一件﹗当韩正把香港的「成绩」和北京、青岛防疫一比较,只能明确要求香港了﹗

 

民生问题确实是制约香港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去年黑暴肆虐的重要因素。当一众年轻人看不到出路,很自然会受西方一套煽惑,以为只要有普选,一切民生等矛盾便有望解决、社会资源分配便可以合理化。其实只要看看西方民主国家尤其美国的极度贫富悬殊,便知道每隔几年投一次票,是解决不了这些深层次问题的。美国的选举耗费天文数字的金钱(今次选举据闻高达70亿美元开销),反而让民主被财阀绑架了。当然笔者不会天真的认为,有效解决了民生例如住屋或年轻人向上流,便万事大吉。现今社会环境错综复杂,问题只会不断衍生,然后为政者不断解决,没有一劳永逸的乌托邦。

 

至于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笔者注意到「积极」二字,这是否暗示香港社会未能「积极融入」呢?究竟是指管治精英不够积极,抑或是管治精英未能在香港社会缔造积极氛围呢?

 

香港的管治精英必须明白一个事实,香港已经回归,国家在过去23年有飞跃发展(假如精英们瞧不起过去总共71年翻天覆地变化的话,那便由1997年回归算起吧),因此,必须虚心了解内地,跟贴内地急速的发展步伐,然后以香港的特色或所长,服务国家并令香港从中受惠。

 

我们都是一家人,只是角色不同,正如香港不能取代上海和深圳,后者亦然。然而由英国人一手熏陶出来的政务主任(Administrative Officer,AO),他们很多连微信也没有(那等同不能体会到什么是「微信支付」的流动支付)、两耳不闻国家事(不信?问问他们有多少人真的看过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两眼不看内地报(以为内地只有一个电台和一家报纸是值得关注的),至于由习主席亲自宣布投运的大兴机场,他们可能连在哪里也不知道,遑论知道大兴机场是如何在几年间便建成了。和我们的机场「三跑」相比,谁是龟,谁是兔?当然,AO们一定会经验地以为「香港速度」才是值得全中国人「学习」的。殊不知,这句话在1978年是对的,但顶多到了2000年,香港速度已经不再值得内地同胞学习了。

 

笔者经常说:香港管治精英发自心底里对内地的傲慢是香港落后的主要原因。为何香港会予内地一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事事只等中央出手」的印象?因为管治精英有一种「不可一世」的心态。「我们香港公务员全球第一,香港是中国不可取代的国际城市。我们有事,中央和全国人民焉能不帮,焉能不救?」这种心态,是对是错?相信全国同胞都会有正确答案。

 

时不我待,韩正已代表中央正式提出要求,亦见诸新华社的权威发布,希望管治精英不要再「听左就算」,充耳不闻!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前新闻统筹专员、公关顾问

编辑:潘丽丽

来源:零传媒《独家》微信平台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冯炜光:中央对特首提三要求,香港「管治精英」听懂了吗?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