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丽芳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他在重要讲话中谈到深圳是大湾区的重要引擎。加上国务院早前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下称《方案》)。网上随即流传香港会被深圳取代、会被“边缘化”的谬论。
然而,当我们仔细看清楚《方案》中“指导思想”部分的末句:“推动更高水准深港合作,增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功能。”就应该知道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其实是港深合作。大湾区从来都是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核心城市带动的城市群,发展的重点是谈合作,不是争排名先后。
习主席说需要“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准。”意即要做好规则及机制的衔接、加强粤港澳合作,香港不单要出谋献策,要更主动参与,以协作思维才能一齐把大湾区做大做强。
不能害怕别人比自己强
习主席的讲话说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正正说明经济特区的建设与实践不单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密不可分,也意味著需要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紧密合作去一起建设我们中国的大湾区。
一个城市无论邻居是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合情合理的事。如果我们把邻居做好自己,就看成别人要取代自己,这种对立思维,不利相互合作。
相反,我们需要思考深化港深合作,透过河套区、前海蛇口等规则衔接与制度创新,做好港深合作、一同促进大湾区的发展。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思维。
从来一个城市的发展,著眼点并非是害怕别人比自己强、更不是以打败别人作为终极目标,而是做好自己,逐点逐处去改善。深圳方案也是以改革改变为主轴,从做好自己制度,提供方便营商、吸引人才的政策与措施,才有利未来的对外对接工作,以及促进更高水准的港深合作,从而一同推动大湾区的进一步发展,打造属于我们国家的世界级一流湾区。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香港菁英会副主席
编辑:严骏
来源: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