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他提到香港的青年工作,强调年轻人怎么样,香港的未来就怎么样。解决年轻人最关心的上学、就业、居住、发展等问题,许多困扰香港的问题就迎刃而解。青年工作是特区施政的焦点之一,但阻力重重,需要有新的动力。机会其实已经有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大门愈开愈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这是一片充满机会的希望之地,足以让香港年轻人放飞理想,大展拳脚。
习近平主席特别关心香港青年的福祉,指出“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如何帮助香港年轻人始终是习主席最记挂的事。2017年7月1日,习主席在主持第五届特区政府就职典礼时表示,中央有关部门会积极研究出台便利港人在内地学习、就业、生活的具体措施。其后,内地有关部门积极跟进,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如在内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工作的港澳人士可以申请国家社科基金;扩大专业领域对港人的开放程度;在内地就业的港人可以同等地享有住房公积金待遇,提高他们在内地购买及租楼的能力;在内地港人补办回乡证,今后可在内地处理,大大节省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如此等等,政策多且细致,充分体现中央的关怀。
内地高校招收港生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有三百八十多所内地高校具有招收香港学生资格,一万六千多港生在内地高校就读。教育部也推动香港中小学生在内地就学,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出台了港澳居民随迁子女入学细则,并优化海外学历认证工作。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建,除了港大及中大已扩展到深圳,科大(广州)也在密锣紧鼓地筹建中。
中央及各部委积极推进有关工作,香港更要加把劲。特区政府要将青年工作当作大事来抓,投入更多资源,这需要包括教育、民政、政制及内地事务及出入境等部门密切配合。香港有丰富的民间平台,可为年轻人融入大湾区搭桥铺路。智库、社团、教育组织、非牟利机构等,都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各方面全部发动起来,形成合力。还有,应该鼓励中小学至大学与内地学校多展开交流,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这样的活动虽然过去已有,但数量及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升,真正做到“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路已铺好,桥已搭上,就看年轻人能否抓住机会,乘势而上。愈来愈多人意识到大湾区前景无限,是香港的未来,在深圳前海,就有大批香港年轻人在那里追逐梦想。但不可否认的是,对大湾区抱有怀疑及抗拒心理的也不乏其人,有的人甚至从未跨过窄窄的罗湖桥。在部分港青心目中,内地什么都落后,香港一切都比内地好,即使要走出香港,欧美发达国家才是目的地。
其实,百闻不如一见,到内地多走走看看,自然会得出客观的结论。别的不说,单说深圳用短短四十年就从边陲小镇发展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事实已说明一切。香港的股王,过去是汇丰,如今是腾讯;名闻天下的无人机大疆,由港科大的毕业生在深圳创业;执5G牛耳的华为也是深圳的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美国倾全国之力打压华为,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它已强大到令美国害怕。
深圳奇迹,一点不比当年的香港奇迹逊色;深圳奇迹,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力突飞猛进的缩影。眼下的新冠疫情,是考察各国执行力及制度优越性的一面镜子。美国以确诊及死亡人数最多,演绎另一个意义上的“美国第一”。中国为救人不惜一切代价,也是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最重要引擎。风水轮流转,如今的中国恰如冉冉升起的旭日,而昔日的强国则垂垂老矣,对比分明。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香港人心向国家,不仅因为内地活力四射,发展前景无限,更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港人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贡献自己也成就自己,既是明智选择,也是应尽责任。
来源:大公文汇全媒体
https://res.bau.com.hk/history/images/YV8yOV9iODI1MGQ4NGMzYTQ0NGYzYjUxYzVhNTA1MDE0MmNhZQ==.jpg
https://res.bau.com.hk/history/images/YV8yOV9iODI1MGQ4NGMzYTQ0NGYzYjUxYzVhNTA1MDE0MmNhZQ==.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