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浩:均值回归看投资 今周料很快升回23500之上
文/周全浩
上周的港股,受到美股大幅波动,以及严重的中西政治争拗所打击,恒指大幅泻落至23,235点收市,比前周跌1,220点。市况飘忽早在意料之中,然而亦估计不到上周四、五,连23,500的重要支持位亦失守。「均值回归」理论反映,大市仍在早前设定的23,500至26,782点区间内运行,最后两个交易日之失守,应属于短暂的跌破,日内大市将升回23,500的关口之上。换言之,大市在摸索调整的底点,可以肯定,10月份将有强力的弹升。
今年3月份的低点23,119点绝不会跌穿,此乃今年的低点,除非美股大泻,中美爆发严重的军事冲突或疫症急转直下,很多国家要进一步封城锁国,全球经济停顿,否则23,119不虞会破。
恒指如斯脆弱,其实亦受到恒指成份股改变所牵引。由9月7日开始生效的改变,仍在发挥作用,尚未完成。尤其是今次引入新的科技股,适逢美国的科技股开始在历史高位大幅震荡,本港新加入的科技股又早已炒高,焉得不受影响?
成份股变更加快市况调整
其次,本港乃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为其命脉,今番的改动削减金融股的比重,友邦(1299)、汇控(0005)、建行(0939)、平保(2318)、港交所(0388)、工行(1398)及中行(3988)等皆受影响。加上世间所有银行的景况都不济,业务萎缩,还要大撇呆坏账,各银行股大跌,有些跌至过去十多年的低位,汇控的惨况更不用提了。在如斯背景下,恒指怎能不滑落?
然而港股的估值已经非常低残,本港的经济活力仍在,特区政府财政稳健,而且背靠祖国,后者实力雄厚,因此今番必可安然渡过难关,迎接疫后的经济复苏。
美国的总统选战开始白热化,两党皆以攻击中国作为吸票的手段,然而政治归政治,美国还需顾及真正的利益,与中国在经济上分道扬镳,其经济不会受损?换言之,中美之争最终会在现实利益前,得到解决。考虑到国际的汇率、商品价格、债券市场及资金流向等,都非常波动,而且环环相扣,未来一段时间的股市(包括港股)都会极飘忽,大上大落。
很多股份排队在本港上市,外面的资金不断流入,(此点从金管局沽出港元买美元可见),反映港市甚具吸引力,活力十足。有关的大行会保驾护航,确保新股能顺利上市,此亦有利港股,不会散下去。哪里有钱赚,资金便流向哪里。
外资不断流入凸显吸引力
今周港股只得三日市,周二乃9月期指最后结算的日子。应留意,今周四至下周四(10月8日)A股休市,今周港股只休周四、五,外围股市则照常开市,如此安排,对港股有何影响?
照过往经验,A股休市期间,通常港股不会大升大跌,(因为不知道内地的大户在复市后如何回应)。今周的恒指料很快会升回23,500之上,高点触及24,000点,亦不稀奇。10月份的港股,高点必可升回24,600之上,即使触及25,000,也大有可能。玩指数衍生工具者宜趁低建立好仓,不宜沽空。
作者为能源及股市分析家、浸会大学退休教授、专栏作家「张公道」,著有《你要知道理财投资的88件事》,亮光文化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来源:文汇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