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向上流动问题是长期困扰香港社会的深层次问题。香港青年是香港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当代香港青年,误入歧途参与“黑暴”者有之,脚踏实地创业奋斗者亦有之。香港青年有著怎样的奋斗故事?他们还需要社会各界哪些帮助和支持?《紫荆》杂志和香港卫视就此联合采访了香港青联交流基金主席、电竞总会会长、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杨全盛。
文|本刊记者 李博扬 香港卫视记者 秦枫

杨全盛(本刊记者 李博扬 摄)
初次创业失败后家人曾送我一块表,
让我抓紧时间考公务员
记者:都说香港青年向上流动不畅,但是您的创业就很成功。请讲讲您的创业故事,您的“第一桶金”是什么?
杨全盛:我很小的时候已经对编程非常有兴趣,中学时就写过游戏软件去参加比赛,大学期间我还参加过打游戏比赛,类似现在的电子竞技赛,我经常获奖,奖品是购书券,我在想是不是主办方觉得我们书读得不够多,应该再多读些书?因为那个年代还没有电竞的概念,但我也算是从那时起开始接触电竞一类的活动吧。
因为有兴趣以及有这样的经历,我本想大学毕业后就靠开发游戏软件营生,但后来发现不现实。因为当时资讯没现在这么发达,没有这么好的商业环境,开发游戏软件很难赚到钱。不像现在,你写一个App,在应用商店发布就可以收费。
后来因缘际会,有人找我和哥哥帮忙编写商用软件,这便是我创业的“第一桶金”。之后我们便创办了做商用软件的公司。

从举办国际电竞比赛的经验及实力上来说,香港是一流的。图为香港电竞音乐节吸引了各地电竞高手同场较量
记者:刚才您提到上学时就接触了电竞,但那时它还不是一个产业,甚至还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是什么促使您后来投资电竞产业的呢?
杨全盛:要说真正投入电竞行业,应该是2015年,我的公司已经逐渐步入轨道。那时我和身边的一些朋友讨论,世界电竞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为什么香港依旧没有人做电竞呢?于是我便和朋友成立了香港电竞总会,来推动香港特区政府对电竞产业的投入。我还记得当时曾向时任行政长官梁振英先生做了一个简报,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在香港要推动电子竞技,简报会上就有一些官员问我:你是不是要推动香港的年轻人去打游戏?还好梁振英先生比较开放、也很有眼光,以及那时的创科顾问杨伟雄先生也十分支持,才能将发展电竞产业写入了2016年的施政报告。至此香港才真正意义上有了电竞产业。
但那时我个人并未对电竞有太多投资,直到最近两三年我才开始有比较多的投入。我创业打拼的历程兜兜转转已20余年,回过头来发现,原来我的最爱还是电竞,就好像有人退休之前要开个咖啡店一样,投资电竞是我的一个心愿。直到现在,我基本上每天回家都要和儿子打一会儿游戏,这是我们的亲子活动,游戏的互动过程也是我们互相交流以及我向他们传递价值观的过程。我太太常说,你打游戏就打游戏,还说什么大道理?我说不是的,在和他们一起打游戏的过程中,我能够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什么是团队精神等等。如果单纯说教,孩子们是听不进去的,但在打游戏过程中他们就很容易接受。
记者:在创业过程中,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可想过放弃?
杨全盛:我还记得是在2000年到2001年期间,我和哥哥创办的第一家公司倒闭了。那时我才22、23岁,很有冲劲,想要做一些事情去改变社会,感觉自己是天下无敌的。但现实非常残酷,公司的运营是一门大学问,包括怎样管理现金流、管理人才,我们全都一窍不通。但是这次失败对我们未来再次创业亦是一个非常可贵的经验。
我还记得初次创业失败后,家人送给了我一块表。什么意思呢?就是让我抓紧时间去考公务员,去做“政府工”。大家都不看好我创业,觉得还是“政府工”稳定。现在回想起来,这真的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交叉路口。但我知道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做公务员,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创造、适合自己创业的人,所以我没有放弃,之后便二次创业,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
发展电竞产业能带来无限商机和大量就业,
并不简单等同于鼓励年轻人打电动
记者:近年香港一些院校推出了电竞文凭课程,电竞为什么能从“不务正业”变成“产业”?香港电竞产业目前发展水平如何?
杨全盛:有些人感觉香港电竞行业非常一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香港的电竞选手数量总体比较少。但是我们选手的素质还是不错的,也收获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奖项。早期就有一间专上学院开办了“电子竞技科学”文凭课程,之后又有大学跟进“运动及电竞运动管理”学位课程。这确实给香港青年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领域。
这里我想特别澄清一点,发展电竞产业并不简单等同于鼓励更多年轻人去打电动,电竞业涉及多项科技应用,往往十个电竞从业人员中只有一个是电竞选手,而选手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支撑团队,包括游戏开发商、赛事主办机构、赛事赞助商、广播单位、教练、裁判、解说员、策划、运营……因此特区政府支持电竞产业发展,更多地是要考虑如何通过电竞这个产业去带动整个数码娱乐产业及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举办国际比赛的经验以及实力上来说,香港是一流的。香港拥有完备的通讯科技基础设施,位列世界前茅的网络速度及高度流通的资讯环境。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有能力筹备及管理资金,支援及推动新兴产业。香港高等教育机会多、素质好,有条件培养科技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传媒产业、电竞产业人才。香港是自由港,电竞产品如电竞椅、机械键盘、电竞鼠标等进口产品均无须缴付关税。此外,多达170个国家或地区的电竞选手和观众亦可免签证来港。
记者:特区政府及数码港于数年前已投放资源发展电竞产业,作为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香港电竞总会会长,你对香港电竞产业未来发展有何看法?
杨全盛:正如我刚才所说,我们可以视电竞产业为科技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和传媒产业的集合体。特区政府早在2018-2019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就宣布向数码港拨款合共1亿港元,推动香港本地电竞业发展,当中一半拨款用于把数码港商场发展为本港电竞和数码娱乐热点,另一半则用于资助电竞科技与行业发展,以及培训人才。
电子竞技的发展能带来无限商机和大量就业机会,除催生电竞运动员、教练、观众、评论员及电竞杂志、电视节目和互联网视频等,还能带动电脑硬件和软件的开发与生产,以及电竞游戏相关的小说创作和美术设计。而举办大型国际电竞赛事亦可通过吸引观众来港观赛,为本港旅游业带来新客源。目前,香港电竞赛事的观众人数和奖金池一直在增加,旅游发展局从2017年起每年都会举办“香港电竞音乐节”。作为整个创新科技业生态圈的一个环节,电竞产业的发展可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从全球视野看,电竞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有助促进经济和多元产业发展。如我前面所讲,在电竞产业链上香港具有一定优势,若能善用自身优势,便可把握发展机遇,成为世界电子竞技产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记者:您曾多次带香港电竞队前往内地参加友谊赛,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杨全盛:我最大的感受是内地选手特别强,特别能打。我还记得有一次带香港队员出战内地,结果对手全都是他们的偶像,比赛一打完香港队员们都纷纷去找对手拿签名了。可以说,内地确实是电子竞技方面的佼佼者,特别是在选手的培育以及俱乐部的营运方面,已经非常成熟,最近这两三年的国际比赛,如英雄联盟世界大赛中,获胜的几乎都是内地的队伍。老实说香港电竞俱乐部的营运和内地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说明在电竞产业方面香港可与内地优势互补,有很好的合作发展基础及发展前景。

你要需要有一个概念,想要创业,数码港就可以给你10万港元起步基金。图为香港数码港
我并不鼓励所有人都去创业,
创业需有坚持到底的“傻劲”
记者:在电竞产业乃至科创产业,很多创业成功者都是年轻人。特区政府近年来也十分重视支持香港青年发展。您作为香港青联交流基金主席,如何看待香港青年的创业环境?您觉得香港青年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哪些支持?
杨全盛:现在时常听到香港年轻人没有好的平台和机会这样的抱怨,但其实和我初创业那时相比,现在的年轻人可以说是很幸福了。你只需要有一个概念,想要创业,数码港就可以给你10万港元起步基金;等你初步完善了这个概念,有了比较完善的商业计划时,还可以申请更多数码港的财务资助,加上刚才的10万港元,资助额度最高可达50万港元。如果你的企业发展还需要更多投资,特区政府便会帮你寻找投资商,亦会给你提供很多配套支持,这在当年都是我们不敢想的。
但我并不鼓励所有年轻人都去创业。因为创业是有风险的,并不适合所有人。创业者必须要有股冲劲,坚持到底,甚至还必须有点“傻劲”才有机会成功。事实告诉我们,十人创业九人失败,那剩下一个人为什么可以成功?不一定是因为他特别厉害,可能只是因为他能够坚持到底。
如果你真的考虑好了想要创业,那我给你一个建议:必须保持你的热情。倘若你对将来想要做的事业毫无热忱,那就千万不要去碰,因为没有热情是坚持不下去的,坚持不了就肯定失败。只要有热情,虽然可能会像我第一次创业时一样经历失败,但是没关系,这次失败可能就让你找到了下一次成功的方法。年轻人要不怕失败,因为年轻,所以还有很多试错的机会。
如果说香港青年还需要什么支持,我认为现阶段解决香港青年国民身份认同问题是香港长治久安之道。这需要家长、学校、媒体、社团等全社会共同去给青年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在目前香港国安法已实施的背景下,我认为香港有关方面要有担当,由内到外去将问题疏理解决,移除其中的害群之马。
香港有著“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又背靠内地的广大市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是令香港未来机遇无限。香港青年应该珍惜和发挥“一国两制”及其优势,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赢得发展机遇、获得成长空间,同时也为香港和祖国的发展作出贡献。
本文发表于《紫荆》杂志2020年9月号
紫荆专访|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编:莫洁莹、李博扬
编辑:贺子琪、邸 倩审核:连振海
https://res.bau.com.hk/history/images/YV8xOV82M2Q1Yzg3MzE5YmM0MzkyOWMyYjU5NGM2NmY3Y2JjMg==.png
https://res.bau.com.hk/history/images/YV8xOV82M2Q1Yzg3MzE5YmM0MzkyOWMyYjU5NGM2NmY3Y2JjMg==.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