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8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立法会继续履行职责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中简单明确地指出“2020年9月30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立法会继续履行职责,不少于一年,直至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任期开始为止。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依法产生后,任期仍为四年。”这解决了香港由于选举押后,立法会出现空缺的宪制问题,为香港社会未来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基础。
决定及时且有合法性及权威性
现时香港疫情肆虐,抗疫应该是现在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因应疫情将选举押后是特区政府负责任的表现。然而立法会是香港特区的立法机关,负责制定和修改法律,审核和通过财政预算等,如果长时间空缺,将会影响特区政府的施政,加之抗疫工作中的相关项目和拨款都需要经过立法会的审议,因此继续立法会的正常运作是十分必要的。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有著坚实的法理依据以及权威性。如果我们仔细查阅香港基本法就可以发现,基本法第六十九条只列明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除第一届任期为两年外,每届任期四年”,但是并没有具体条文规定在特殊情况下,遇到未能通过选举产生新一届立法会的情况下,四年任期如何落实,立法会工作如何处理,也就是说,我们在基本法中找不到解决立法会真空期运作的法理依据,因此必须寻求更高层次的法律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要由中央从宪制层面来解决。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以及基本法作出的决定有著不容挑战的最高法律约束力。所以希望社会各界以及立法会议员能够尊重以及遵从决定的内容,配合特区政府做好抗疫工作,将保障市民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共同打赢抗击疫情的战争。
决定内容充分考虑到了特区的实际情况
本次决定参照了宪法中的相关规定,同时也听取了特区政府的报告,可以说是一个考虑非常周全的安排。
首先,宪法第六十条第二款中写明“……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本次决定正是参考了此条款,并且在会议上得到了全体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全票通过。
其次,本次人大决定中只是列明第六届立法会继续履行职责,而至于议员的去留问题、立法会运作的具体细节则交由特区政府按照特区相关法律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这样的情况并非首次,2018年的“一地两检”同样也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后,由特区政府自行订立具体执行细则,这种模式既严格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也保障了特区政府有效施政。
而社会上有声音认为本次立法会的真空期问题无需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而是通过修改基本法就可以达到目标。但是,基本法第一百五十九条中明确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修改议案,须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分之二多数、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同意后,交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由此可见,修改基本法需要较长的时间,无法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从而将导致立法会的长时间停止运作,非常不利于现时抗疫关键阶段的需要,因此,唯有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才符合现时香港社会的情况。
8月12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会见香港工会联合会立法会议员,就现届立法会继续履行职责聆听议员意见(图: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
未来一年立法会工作需减少争拗,
政府施政需变革
本次决定出台前,社会上有声音反对其中被取消参选资格的4位反对派议员继续留任,但是在本次决定中并没有处理这个问题,而特区政府宣布让所有现届立法会议员都可以继续留任,我想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希望立法会能尽快恢复运作,不再引起争拗;二是给予这些议员一个改革自新的机会。
在过去一届立法会中,受到“修例风波”的影响,反对派议员和“黑暴”分子相互勾结,试图“揽炒”立法会和香港社会。他们阻碍立法会内务委员会选主席、为反对国歌法的通过而上演一幕幕闹剧,他们更加宣称若未来夺取过半立法会席位后,将会否定更多政府政策,包括财政预算案,企图瘫痪政府施政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完全是置市民利益而不顾,更违背了议员就任时的誓词,所以我希望这些留任的反对派议员必须要以市民的福祉为依归,检讨自己的行为,不要再做“跳梁小丑”。

8月9日,香港42个团体发表了建设力量联合声明,表示愿意全面协助香港特区政府落实抗疫防疫措施,支持政府积极施政,推动香港走出困局(本刊实习记者 贺子琪 摄)
未来一年,无论是立法会还是特区政府,社会各界的工作都将是任重而道远。8月9日以香港再出发大联盟为首的42个团体发表了共同声明,愿意全面协助政府落实抗疫防疫措施,同时与政府携手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社会尽快恢复经济,而政府最重要的则是进行变革。
就外部因素而言,中美贸易战、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对世界格局产生著巨大的影响,而在香港社会,经历了去年的“修例风波”,香港在管治、经济以及民生等各方面的问题都暴露无遗,香港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唯有变革,才能真正使得香港社会保持自身的优势,可持续发展。希望特区政府积极实现变革,提高行政效能;推动经济变革,促进产业多元化,积极投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社会变革,解决深层次制度性矛盾,理顺开发流程,增加土地供应,改善居住条件,缩窄贫富差距,完善退休保障制度,全面改善医疗服务等。唯有进行全方位的变革,才能完善管治,让市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总之,审视2019年至今一年多时间里,香港经历了波涛汹涌的艰难航程。从“黑暴”肆虐到疫情暴发,从中美博弈到西方国家启动对香港的部分制裁程序,可以说现时香港社会正面对重重困难,而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香港社会更需要团结和放下争拗,现在的香港社会比过去任何时候更需要和谐的环境进行发展!
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在关键的时候香港只有依靠国家,信赖国家,才会得到发展。当香港陷入颜色革命的漩涡时,中央制定香港国安法,有效遏制了“港独”分裂势力、外国反华势力等试图将香港变成颠覆国家桥头堡的行为,维护了香港社会的稳定;当立法会选举押后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出台决定,解决了立法会真空期的宪制问题,让立法会能继续有效运作;而当香港疫情暴发时,中央派出人手到港,协助建立方舱医院以及提高检测水平和能力,时刻将香港市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香港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和民族共同体,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历史以及时代主流。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紫荆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