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有一股巨大的凝聚力,发挥著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历史悠久的油画艺术。其实,油画这门西方的舶来品,最早正是由西方来到中国澳门和香港这两块南方岛屿的,远比传播到中国内地要早很多。
文|香港 林鸣岗
现代社会,旅游业发达,很多人都有机会出国旅游,在发达国家里特别是欧美各国,大家都有机会去博物馆、美术馆参观,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旅行节目。我们都会被各国数量众多、琳瑯满目的艺术品所感动,并且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美术馆、博物馆述说著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展现了无穷的民族和国家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它们还冲出民族的地域疆界、语言的藩篱,极大地拉近了人与人、民族和民族的友情和亲情的距离。
艺术品有一股巨大的凝聚力,发挥著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历史悠久的油画艺术。在欧洲,这类美术馆遍地开花,几乎每一个城市都少不了,艺术馆成了大众消费的理想的场地,当然人们也喜欢在这里游览漫步,享受视觉乐趣的同时,思考一些社会、人生、文化、艺术的问题。应该说,这种生活模式已经完完全全融入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了,大家都会发现,在欧美比较大的城市里,如果有一个画展,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下雨啦、降雪啦、刮风啦,街头排著长长队伍的人群一定都是看展览的。
遗憾的是,不少香港人对油画艺术的认识还相当肤浅,鉴赏水平甚至还远不如法国一个中学生。香港艺术馆成立以来,是很少看到油画展览的。油画的固定展示,几乎没有。是中国没有油画家吗?是香港没有油画家吗?当然不是,其实,油画这门西方的舶来品,最早正是由西方来到中国澳门和香港这两块南方岛屿的,远比传播到中国内地要早很多。
而中国最早负笈西方,并且学有所成的,当是“东亚画坛第一巨擘”李铁夫先生(1869-1952),遗憾的是现在李铁夫先生的名气还远不如一般中国普通画家的名气大。可是,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油画家,他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应是不可动摇的。他一生有两个爱好——革命和绘画。他是孙中山的密友,同盟会的会员。为了革命,他卖画捐赠,一生淡泊名利。由于他晚年近80岁才回到广州,应邀当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年老气衰,宏图未展,1952年就病逝,所以对学界影响有限。
他在香港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收了几个学生。陈海鹰、马家宝是其中的佼佼者。影响最大的应该算是陈海鹰先生,他为了发扬李铁夫的油画艺术,创办了“香港美术专科学校”,为香港培养了很多艺术家。他们两位在香港油画界算是公认油画家,继承了李铁夫先生比较欧美式的油画风格,色彩沉稳、厚重,变化细腻入微。他们比较少接触印象派的自由和奔放的亮丽色彩画风,对现代派更是不屑一顾。他们也完完全全忠于师承脉络。香港油画界也都知道,李铁夫曾经师从美国著名画家沙金特和切斯,这两位美国画家是世界级油画巨匠。按道理,香港画家与沙金特和切斯算是徒孙辈份。他们也都忠于自己的流派承传关系。
笔者曾在香港美术专科学校研读三年,对陈海鹰的艺术和人格魅力也十分佩服。陈先生一生深受李铁夫艺术和人格魅力的影响,致力于推广和发扬李铁夫先生的油画,他终生崇拜李铁夫,出言必谈李铁夫。陈海鹰先生的油画是绝对的一流水平。他师从李铁夫18年,学到了西方油画的精髓。其中《拾荒者》、《母亲》等都是油画艺术的经典之作,可以放在世界任何一间美术馆。遗憾的是,他的一生主要放在香港美术专业学校教育事业上,油画作品不多,但是在不多的油画作品里面,我们仍然可以观赏他的纯粹油画的品格。
笔者在香港生活20多年,有一天与油画家余本先生的小儿子叙旧。他说,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徐悲鸿曾经与李铁夫、余本等几位著名油画家到桂林写生。徐悲鸿当时已经名满天下,他问李铁夫对自己油画的评价,李铁夫笑著说:“你的头发还没有白呢。”当时,徐悲鸿应该五十多岁,李铁夫已经七十多岁。读者自己可以判断李铁夫的言下之意是什么意思了,也可以判断他们艺术水平的高低了。
李铁夫的油画作品几乎全部捐给广州美术学院,几十年都放在仓库几乎要发霉了。2018年12月24日终于有机会在北京展览。《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也只是在北京画院的展览厅展出。这是第一次比较全面展出李铁夫先生的作品,包括书法、水彩、油画。我特意去参观,由于时间搞错了,我还白跑了一次。这是我第一次欣赏自己师爷的原作,当然是非常佩服,但非常遗憾他的画册还没有出版,手中没有更为详细的资料,这是无法理解的事情。通常这样重要的展览,必须有画家画册同时出版的。李铁夫是中国人的骄傲,在香港绝对是一张文化名片和大牌子。遗憾一个世纪以来,我们没有重视。
李铁夫先生在香港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画家,其中马家宝是一位佼佼者。笔者上世纪70年代曾经拜访过他。他也是一个学养高超的谦谦君子。为人不善言辞,内心却丰富多采。对油画这门高深莫测的艺术潜心研究。以一个东方人和香港人的处境来说非常难得可贵。笔者多次观赏他的作品,无论风景、人物、静物都独具一格,画面色彩沉稳、厚重结实,颇有李铁夫和欧洲大师的师承韵味。不像一般中国的油画作品,轻飘飘的,感受不到深刻的观察力,自然也消减了画家情感的表现力。他的一些写生街景油画到达很高的艺术水平,在国内更是难得一见。遗憾,香港各大美术馆居然看不到他的作品。实在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马家宝也培养了一批香港油画家,其中,王云山(已经过世)、钟耀、杨奕等等都笔耕不辍,至今还活跃在香港画坛。
上世纪80年代初,香港还来了一个留学意大利多年的油画家陈学书先生(1915-1984)。他的故事更加凄迷、曲折、离奇,他是南海文昌人,年轻时就负笈海外,在意大利国立美术学院深造,娶了意大利漂亮同学,在意大利已经出名,对意大利的传统油画风格浸淫极深。我一直崇拜他的技艺。遗憾当时我住在荃湾,他在香港中区山顶。我一直没有机会跟他学习,深感遗憾。我特别喜欢他善于使用黑色,色调特别高雅,十分耐看。他的一幅静物花卉曾经发表在香港杂志《美术家》的封面,色调高雅,色彩响亮,是油画作品之中的极品。我至今还记得他的红色、黄色、紫色花卉和灰色背景奇妙的搭配,画面层次分明、虚实相间,用色达到如此境界,油画家寥寥无几啊!油画家都知道油画艺术最难的是对色彩和色调的把控,这是令人终身困恼、而又令人终身痴迷的爱好,是令人无法自拔的“魔方”。有的人一辈子学油画却不得其门而入。
陈学书夫妇1965年回国,曾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听说是周恩来总理邀请他回国。遗憾的是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把他们一对夫妇吓坏了,折腾和浪费了宝贵六年时间。1971年就南下澳门,1972年来到香港,入香港浸会大学、中文大学任教。但是人们似乎并不欣赏他的教学方法,当时现代艺术观念开始流行。画石膏、画人体、写生好像是非常落后的事情。人们都相信艺术完全取决思想观念,“新”就是好,有了观念就有了一切。这种荒唐的想法,当然就葬送了艺术家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观察能力,一直到现在,大学艺术系的毕业生想要画好一个苹果,都会感到力不从心,几十年来培养不出几个优秀的油画家和国画家!陈学书退休后,以私人教学谋生,1984年不幸病逝。他的最后结局更加令人唏嘘,他的夫人回意大利老家定居,一个儿子自杀,另外一个儿子进入修道院……他的最好的作品,我仍然感觉还是旅居意大利的作品。在内地和香港的作品就显得逊色多了。这是留学海外艺术家的一个非常突出的表现。我想主要是生活环境和文化气场的变化产生思想观念的变化引起的。原来在海外(西方)所学到的艺术精髓非常容易被冲洗和淡化掉,容易丢失原汁原味的艺术本体精髓。
80年代,马家宝、陈学书还在香港,内地一批优秀油画家也在香港逗留,北京的庞均、广州的冉茂芹还风华正茂,年龄在四十岁左右,正是大展鸿图的时候。遗憾,没有人关注他们,他们生活都非常艰辛,不久,庞均和冉茂芹就悻悻移居台湾,如今他们都是台湾著名的油画家。这些都是香港文化人才的极大损失啊!
当然,如果香港艺术馆能够展示一批杰出中国人的油画艺术,香港乃至中国人的文化又会马上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台阶。我多年前曾经邀请一位巴黎著名的艺术家来香港做评委,他非常感叹地说:“香港看不到一张中国人的油画,这是耻辱。”香港这个著名的国际大都会显然缺乏文化艺术的底蕴。其原因并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我们视而不见,缺乏真诚的、敏锐的眼光,也更加缺乏深邃的思想体系。
(作者系香港油画研究会主席,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0年8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9/lkhW8cgexKVRq6YXQxJQ1EVzh8tFrgvfO96.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艺术品有一股巨大的凝聚力,发挥著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历史悠久的油画艺术。其实,油画这门西方的舶来品,最早正是由西方来到中国澳门和香港这两块南方岛屿的,远比传播到中国内地要早很多。
文|香港 林鸣岗
现代社会,旅游业发达,很多人都有机会出国旅游,在发达国家里特别是欧美各国,大家都有机会去博物馆、美术馆参观,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旅行节目。我们都会被各国数量众多、琳瑯满目的艺术品所感动,并且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美术馆、博物馆述说著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展现了无穷的民族和国家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它们还冲出民族的地域疆界、语言的藩篱,极大地拉近了人与人、民族和民族的友情和亲情的距离。
艺术品有一股巨大的凝聚力,发挥著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历史悠久的油画艺术。在欧洲,这类美术馆遍地开花,几乎每一个城市都少不了,艺术馆成了大众消费的理想的场地,当然人们也喜欢在这里游览漫步,享受视觉乐趣的同时,思考一些社会、人生、文化、艺术的问题。应该说,这种生活模式已经完完全全融入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了,大家都会发现,在欧美比较大的城市里,如果有一个画展,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下雨啦、降雪啦、刮风啦,街头排著长长队伍的人群一定都是看展览的。
遗憾的是,不少香港人对油画艺术的认识还相当肤浅,鉴赏水平甚至还远不如法国一个中学生。香港艺术馆成立以来,是很少看到油画展览的。油画的固定展示,几乎没有。是中国没有油画家吗?是香港没有油画家吗?当然不是,其实,油画这门西方的舶来品,最早正是由西方来到中国澳门和香港这两块南方岛屿的,远比传播到中国内地要早很多。
而中国最早负笈西方,并且学有所成的,当是“东亚画坛第一巨擘”李铁夫先生(1869-1952),遗憾的是现在李铁夫先生的名气还远不如一般中国普通画家的名气大。可是,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油画家,他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应是不可动摇的。他一生有两个爱好——革命和绘画。他是孙中山的密友,同盟会的会员。为了革命,他卖画捐赠,一生淡泊名利。由于他晚年近80岁才回到广州,应邀当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年老气衰,宏图未展,1952年就病逝,所以对学界影响有限。
他在香港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收了几个学生。陈海鹰、马家宝是其中的佼佼者。影响最大的应该算是陈海鹰先生,他为了发扬李铁夫的油画艺术,创办了“香港美术专科学校”,为香港培养了很多艺术家。他们两位在香港油画界算是公认油画家,继承了李铁夫先生比较欧美式的油画风格,色彩沉稳、厚重,变化细腻入微。他们比较少接触印象派的自由和奔放的亮丽色彩画风,对现代派更是不屑一顾。他们也完完全全忠于师承脉络。香港油画界也都知道,李铁夫曾经师从美国著名画家沙金特和切斯,这两位美国画家是世界级油画巨匠。按道理,香港画家与沙金特和切斯算是徒孙辈份。他们也都忠于自己的流派承传关系。
笔者曾在香港美术专科学校研读三年,对陈海鹰的艺术和人格魅力也十分佩服。陈先生一生深受李铁夫艺术和人格魅力的影响,致力于推广和发扬李铁夫先生的油画,他终生崇拜李铁夫,出言必谈李铁夫。陈海鹰先生的油画是绝对的一流水平。他师从李铁夫18年,学到了西方油画的精髓。其中《拾荒者》、《母亲》等都是油画艺术的经典之作,可以放在世界任何一间美术馆。遗憾的是,他的一生主要放在香港美术专业学校教育事业上,油画作品不多,但是在不多的油画作品里面,我们仍然可以观赏他的纯粹油画的品格。
笔者在香港生活20多年,有一天与油画家余本先生的小儿子叙旧。他说,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徐悲鸿曾经与李铁夫、余本等几位著名油画家到桂林写生。徐悲鸿当时已经名满天下,他问李铁夫对自己油画的评价,李铁夫笑著说:“你的头发还没有白呢。”当时,徐悲鸿应该五十多岁,李铁夫已经七十多岁。读者自己可以判断李铁夫的言下之意是什么意思了,也可以判断他们艺术水平的高低了。
李铁夫的油画作品几乎全部捐给广州美术学院,几十年都放在仓库几乎要发霉了。2018年12月24日终于有机会在北京展览。《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也只是在北京画院的展览厅展出。这是第一次比较全面展出李铁夫先生的作品,包括书法、水彩、油画。我特意去参观,由于时间搞错了,我还白跑了一次。这是我第一次欣赏自己师爷的原作,当然是非常佩服,但非常遗憾他的画册还没有出版,手中没有更为详细的资料,这是无法理解的事情。通常这样重要的展览,必须有画家画册同时出版的。李铁夫是中国人的骄傲,在香港绝对是一张文化名片和大牌子。遗憾一个世纪以来,我们没有重视。
李铁夫先生在香港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画家,其中马家宝是一位佼佼者。笔者上世纪70年代曾经拜访过他。他也是一个学养高超的谦谦君子。为人不善言辞,内心却丰富多采。对油画这门高深莫测的艺术潜心研究。以一个东方人和香港人的处境来说非常难得可贵。笔者多次观赏他的作品,无论风景、人物、静物都独具一格,画面色彩沉稳、厚重结实,颇有李铁夫和欧洲大师的师承韵味。不像一般中国的油画作品,轻飘飘的,感受不到深刻的观察力,自然也消减了画家情感的表现力。他的一些写生街景油画到达很高的艺术水平,在国内更是难得一见。遗憾,香港各大美术馆居然看不到他的作品。实在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马家宝也培养了一批香港油画家,其中,王云山(已经过世)、钟耀、杨奕等等都笔耕不辍,至今还活跃在香港画坛。
上世纪80年代初,香港还来了一个留学意大利多年的油画家陈学书先生(1915-1984)。他的故事更加凄迷、曲折、离奇,他是南海文昌人,年轻时就负笈海外,在意大利国立美术学院深造,娶了意大利漂亮同学,在意大利已经出名,对意大利的传统油画风格浸淫极深。我一直崇拜他的技艺。遗憾当时我住在荃湾,他在香港中区山顶。我一直没有机会跟他学习,深感遗憾。我特别喜欢他善于使用黑色,色调特别高雅,十分耐看。他的一幅静物花卉曾经发表在香港杂志《美术家》的封面,色调高雅,色彩响亮,是油画作品之中的极品。我至今还记得他的红色、黄色、紫色花卉和灰色背景奇妙的搭配,画面层次分明、虚实相间,用色达到如此境界,油画家寥寥无几啊!油画家都知道油画艺术最难的是对色彩和色调的把控,这是令人终身困恼、而又令人终身痴迷的爱好,是令人无法自拔的“魔方”。有的人一辈子学油画却不得其门而入。
陈学书夫妇1965年回国,曾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听说是周恩来总理邀请他回国。遗憾的是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把他们一对夫妇吓坏了,折腾和浪费了宝贵六年时间。1971年就南下澳门,1972年来到香港,入香港浸会大学、中文大学任教。但是人们似乎并不欣赏他的教学方法,当时现代艺术观念开始流行。画石膏、画人体、写生好像是非常落后的事情。人们都相信艺术完全取决思想观念,“新”就是好,有了观念就有了一切。这种荒唐的想法,当然就葬送了艺术家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观察能力,一直到现在,大学艺术系的毕业生想要画好一个苹果,都会感到力不从心,几十年来培养不出几个优秀的油画家和国画家!陈学书退休后,以私人教学谋生,1984年不幸病逝。他的最后结局更加令人唏嘘,他的夫人回意大利老家定居,一个儿子自杀,另外一个儿子进入修道院……他的最好的作品,我仍然感觉还是旅居意大利的作品。在内地和香港的作品就显得逊色多了。这是留学海外艺术家的一个非常突出的表现。我想主要是生活环境和文化气场的变化产生思想观念的变化引起的。原来在海外(西方)所学到的艺术精髓非常容易被冲洗和淡化掉,容易丢失原汁原味的艺术本体精髓。
80年代,马家宝、陈学书还在香港,内地一批优秀油画家也在香港逗留,北京的庞均、广州的冉茂芹还风华正茂,年龄在四十岁左右,正是大展鸿图的时候。遗憾,没有人关注他们,他们生活都非常艰辛,不久,庞均和冉茂芹就悻悻移居台湾,如今他们都是台湾著名的油画家。这些都是香港文化人才的极大损失啊!
当然,如果香港艺术馆能够展示一批杰出中国人的油画艺术,香港乃至中国人的文化又会马上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台阶。我多年前曾经邀请一位巴黎著名的艺术家来香港做评委,他非常感叹地说:“香港看不到一张中国人的油画,这是耻辱。”香港这个著名的国际大都会显然缺乏文化艺术的底蕴。其原因并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我们视而不见,缺乏真诚的、敏锐的眼光,也更加缺乏深邃的思想体系。
(作者系香港油画研究会主席,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0年8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9/lkhW8cgexKVRq6YXQxJQ1EVzh8tFrgvfO9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