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非裔美国男子因遭警察暴力执法致死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一系列暴乱事件,令原本就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处于经济停滞状态的美国雪上加霜。美国对华态度也一度降至冰点,甚至持续对涉港国安立法指手画脚、大放厥词。新一轮美国大选在即,特朗普会否连任?中国该如何应对与美国的博弈?中美关系走向又会如何影响香港的未来?带著这一连串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知名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杰出教授时殷弘。
文|本刊记者 冯琳
对美国可能的制裁措施要做好预案
记者:在您看来特朗普提出要对香港实施制裁只是虚张声势,还是确实会采取行动?
时殷弘:他肯定会采取行动。全国人大刚宣布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港区国安法,特朗普几个小时后就宣布要对香港实施制裁,而且这个宣布是超出世界上大部分观察家的先前预期的。他不光声称要取消香港在美国享有的金融和贸易优惠,而且还要取消香港享有的所有优惠,包括签证优惠、遣返优惠等等。
原先英美有一个“道德两难”:本来他们说的是要救香港,但美国的制裁首先损害的其实是香港市民、香港地区的利益。美国要是不从这个“道德两难”中脱身,要对香港“下狠手”是有顾忌的。但现在,英国外相、内政部大臣以及首相相继宣称,“今天(香港地区)大约有35万人持有‘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护照)’,另有250多万人有资格申请”。更有一个英国高官发表文章称要在英国建立一个“完全自治的香港社会”。这样他们就为自己从“道德两难”中脱身找到借口了,意思是“我们把这些人弄来,我们不是伤害香港市民”。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届时他们不会对香港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
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政府该怎么反制?我认为无论如何都要采取实际行动,换句话说,最大的反制就是坚决贯彻港区国安法。另外,中国现在虽然比较困难,但一定要跟香港所有人讲清楚,在贯彻维护香港地区的国家安全的同时,我们坚定不移并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
记者:面对美国的制裁,您认为届时中国包括香港特区能承受吗?
时殷弘:承受嘛,最多就是有一段时间日子过得不如之前好吧。至少在疫情之前,中国吸引外资的70%经过香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60%经过香港。香港的经验、国际声誉和金融自由度,至少深圳、上海在很长时间内是不能取代的。美国实施制裁后,中国的金融、贸易,甚至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的国际声誉,都会受到重大损害。所以对美国可能的制裁措施一定要有预案,且要做得细致一点,该坚决行动的时候要坚决果断地行动。
记者:美国对香港的表态,是否还会持续影响其盟国对香港的态度?
时殷弘:现在英国就冲到最前面了。我们清醒地看到,在香港问题上所有西方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大国,都没有站在中国这一边。法国、德国可能不会冲到这么前,但都会不同程度地跟进。所以不要有太大幻想,最多就是争取这些国家不要跟美国这么快、这么紧。
特朗普的“不靠谱”是一种“战略本性”
记者:美国因非裔美国人被警察暴力执法致死而持续引发暴乱,这是偶然事件吗?美国当前的乱局预计会持续多久?
时殷弘:也不能说是偶然的,因为美国的种族矛盾,还有白人警察执法的严酷,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同时,美国现在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即使不至于发生大萧条也是大衰退。在此背景下,总的来说特朗普的表现非常低效、可谓渎职,而且把他的党派政治发挥到了最狂野的地步,所以引起极大不满。再加上民主党现在也跟特朗普一样不择手段,他们坚持凡是特朗普讲的全是错的。所以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首先是非裔美国人强烈不满,再加上疫情的冲击,有的愤恨封锁政策、有的愤恨中国、有的愤恨特朗普或者是兼而有之,以及民主党州长和民主党众议院党派政治等多种原因,共同造成了目前全美非常大的一个乱局。
由于现在美国暴乱中有坏人趁机抢劫,也在削弱美国民众对运动的支持。再加上特朗普反复强调无论如何也要冒风险重启经济,美国5月份失业人数有比较明显的下降。美国的暴乱现在是高峰,有高峰就有向下降的时候。只不过到目前为止像有多个大中城市、有成百万人参加的这样一种运动,恐怕高峰不会维持太长的时间。特别是如果美国今后几个月疫情没有重新大暴发,经济能够开始艰难恢复的话,这种暴乱也将逐步平息。
记者:现在有一种舆论已经把特朗普给“小丑化”了,包括他在处理疫情、暴乱等一系列棘手问题上的言行,大家都觉得特朗普“特不靠谱”。事实是这样吗?
时殷弘:特朗普是一向不靠谱。这种“不靠谱”是他的“战略本性”,而且也是他“拿手”的战略长处。可以说他是一个依靠本能的、非常残忍的、高度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战略操盘手。2017年4月“海湖庄园”会谈,中国人感到意外惊喜,可没想到三个月不到特朗普就翻脸了。中美发生贸易战以后,2019年5月初中美贸易谈判一度崩盘也是他翻脸造成的。
特朗普翻脸太多,而且他现在这样不光是为了“甩锅”,很可能是怨恨中国。三个月之前他的日子好得很,美国经济很强,就业率达到了大萧条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是现在一塌糊涂,已经直接影响和威胁到他的连任竞选,我们很难排除他会把美国现在的局面归咎到中国身上。
不论特朗普胜选与否,美国对香港的基本政策不会变
记者:您如何看待将在11月举行的美国大选?目前美国的国内局势是否会影响特朗普连任?
时殷弘:特朗普究竟能否连任,目前来看取决于几个因素。第一,11月份美国疫情会怎样。这一点全世界所有的科学家都不能确定。美国从4月底以来疫情有所好转,但会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暴发谁也说不准。第二,与疫情形势密切相关的是,5月份美国的经济有微弱回升,这个趋势能不能继续下去。这也不知道。第三,会不会由于一个当时看来偶然的事件,后来酿成很大的政治风波。类似这次弗洛伊德被警察打死。第四,还取决于拜登。面对特朗普这种超级能煽动至少白人草根的人,拜登到底能不能发挥他的竞选优势,不但吸引民主党的中间派,还吸引民主党的左派?这谁也不知道。
所以美国11月的选举结果很难说。但是无论如何,现在跟过去相比,特朗普的选情急剧变化,变得明显不妙。但是毕竟到11月份还有好几个月,到底会怎么样?也许拜登能够获取压倒性的胜利,也许特朗普能够险胜。
记者:在您看来,如果拜登胜选,是否能够扭转目前比较糟糕的中美关系?
时殷弘:我经常遇到外国朋友提出的关于“中国政府有没有强烈的意愿想拜登选上”这样的问题。我都回答我认为中国政府是肯定没有强烈偏好的,对他俩都差不多。
拜登上台的话,对中美关系的好处是,他比较可预见,相对讲点礼貌,这对阻止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或许有好处。但另一方面,拜登可能要大讲所谓“人权问题”。特别是民主党届时会花很大的力量去重新把被特朗普疏离的欧亚盟国结合起来。如果此举有效,那当然对中国是不利的。所以这两个人无论谁胜选,对中国来说都差不多。
记者:那么不管他们俩谁胜,美国对香港的政策都是不会变的?
时殷弘:当然基本政策不会变,但是执行风格可能会不一样。总之一句话,至少从中短期来看,美国是打算不让香港特区、让中国有好日子过的。但具体会采取何种政策手段呢?也许拜登对中国包括香港地区的制裁,可能不会像特朗普这么粗暴。因为就特朗普现在宣布的制裁程度而言,已经没有人可以超过,他要取消对香港的所有特殊待遇。那么拜登是不是会执行得慢一点,或者90%的特惠取消,10%的留下来?谁也不知道。
记者:从长远来看,在这次重大疫情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的背景之下,我们该如何展望中国的未来?
时殷弘:中国现在从上到下,每一个人心目中有两个图景,而这两个图景是彼此抵牾的。
一个图景,我称之为“绝对图景”。“绝对”就是说不管怎么样,中国现在从各方面都比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前弱,遇到的困难多、挑战多,而且挑战大大增加。这个时候,中国最重要的是做好三件事:第一要防止疫情卷土重来,第二在困难情况下争取恢复经济,第三是扎扎实实做好港区国安立法。其它的事项全部要为这三件事服务。
与此同时,每个中国人心目中还有一个“相对图景”。目前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确实比过去增大了,但是环顾全球,也是中国面对的一大战略机会!我们因此要在经济、金融、技术、贸易、意识形态、外交政策上,全力以赴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争取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0年7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10/wzNhVtxl1rfvsk6MKKjShuZwgc6BhJWCiPp.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近期,非裔美国男子因遭警察暴力执法致死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一系列暴乱事件,令原本就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处于经济停滞状态的美国雪上加霜。美国对华态度也一度降至冰点,甚至持续对涉港国安立法指手画脚、大放厥词。新一轮美国大选在即,特朗普会否连任?中国该如何应对与美国的博弈?中美关系走向又会如何影响香港的未来?带著这一连串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知名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杰出教授时殷弘。
文|本刊记者 冯琳
对美国可能的制裁措施要做好预案
记者:在您看来特朗普提出要对香港实施制裁只是虚张声势,还是确实会采取行动?
时殷弘:他肯定会采取行动。全国人大刚宣布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港区国安法,特朗普几个小时后就宣布要对香港实施制裁,而且这个宣布是超出世界上大部分观察家的先前预期的。他不光声称要取消香港在美国享有的金融和贸易优惠,而且还要取消香港享有的所有优惠,包括签证优惠、遣返优惠等等。
原先英美有一个“道德两难”:本来他们说的是要救香港,但美国的制裁首先损害的其实是香港市民、香港地区的利益。美国要是不从这个“道德两难”中脱身,要对香港“下狠手”是有顾忌的。但现在,英国外相、内政部大臣以及首相相继宣称,“今天(香港地区)大约有35万人持有‘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护照)’,另有250多万人有资格申请”。更有一个英国高官发表文章称要在英国建立一个“完全自治的香港社会”。这样他们就为自己从“道德两难”中脱身找到借口了,意思是“我们把这些人弄来,我们不是伤害香港市民”。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届时他们不会对香港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
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政府该怎么反制?我认为无论如何都要采取实际行动,换句话说,最大的反制就是坚决贯彻港区国安法。另外,中国现在虽然比较困难,但一定要跟香港所有人讲清楚,在贯彻维护香港地区的国家安全的同时,我们坚定不移并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
记者:面对美国的制裁,您认为届时中国包括香港特区能承受吗?
时殷弘:承受嘛,最多就是有一段时间日子过得不如之前好吧。至少在疫情之前,中国吸引外资的70%经过香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60%经过香港。香港的经验、国际声誉和金融自由度,至少深圳、上海在很长时间内是不能取代的。美国实施制裁后,中国的金融、贸易,甚至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的国际声誉,都会受到重大损害。所以对美国可能的制裁措施一定要有预案,且要做得细致一点,该坚决行动的时候要坚决果断地行动。
记者:美国对香港的表态,是否还会持续影响其盟国对香港的态度?
时殷弘:现在英国就冲到最前面了。我们清醒地看到,在香港问题上所有西方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大国,都没有站在中国这一边。法国、德国可能不会冲到这么前,但都会不同程度地跟进。所以不要有太大幻想,最多就是争取这些国家不要跟美国这么快、这么紧。
特朗普的“不靠谱”是一种“战略本性”
记者:美国因非裔美国人被警察暴力执法致死而持续引发暴乱,这是偶然事件吗?美国当前的乱局预计会持续多久?
时殷弘:也不能说是偶然的,因为美国的种族矛盾,还有白人警察执法的严酷,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同时,美国现在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即使不至于发生大萧条也是大衰退。在此背景下,总的来说特朗普的表现非常低效、可谓渎职,而且把他的党派政治发挥到了最狂野的地步,所以引起极大不满。再加上民主党现在也跟特朗普一样不择手段,他们坚持凡是特朗普讲的全是错的。所以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首先是非裔美国人强烈不满,再加上疫情的冲击,有的愤恨封锁政策、有的愤恨中国、有的愤恨特朗普或者是兼而有之,以及民主党州长和民主党众议院党派政治等多种原因,共同造成了目前全美非常大的一个乱局。
由于现在美国暴乱中有坏人趁机抢劫,也在削弱美国民众对运动的支持。再加上特朗普反复强调无论如何也要冒风险重启经济,美国5月份失业人数有比较明显的下降。美国的暴乱现在是高峰,有高峰就有向下降的时候。只不过到目前为止像有多个大中城市、有成百万人参加的这样一种运动,恐怕高峰不会维持太长的时间。特别是如果美国今后几个月疫情没有重新大暴发,经济能够开始艰难恢复的话,这种暴乱也将逐步平息。
记者:现在有一种舆论已经把特朗普给“小丑化”了,包括他在处理疫情、暴乱等一系列棘手问题上的言行,大家都觉得特朗普“特不靠谱”。事实是这样吗?
时殷弘:特朗普是一向不靠谱。这种“不靠谱”是他的“战略本性”,而且也是他“拿手”的战略长处。可以说他是一个依靠本能的、非常残忍的、高度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战略操盘手。2017年4月“海湖庄园”会谈,中国人感到意外惊喜,可没想到三个月不到特朗普就翻脸了。中美发生贸易战以后,2019年5月初中美贸易谈判一度崩盘也是他翻脸造成的。
特朗普翻脸太多,而且他现在这样不光是为了“甩锅”,很可能是怨恨中国。三个月之前他的日子好得很,美国经济很强,就业率达到了大萧条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是现在一塌糊涂,已经直接影响和威胁到他的连任竞选,我们很难排除他会把美国现在的局面归咎到中国身上。
不论特朗普胜选与否,美国对香港的基本政策不会变
记者:您如何看待将在11月举行的美国大选?目前美国的国内局势是否会影响特朗普连任?
时殷弘:特朗普究竟能否连任,目前来看取决于几个因素。第一,11月份美国疫情会怎样。这一点全世界所有的科学家都不能确定。美国从4月底以来疫情有所好转,但会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暴发谁也说不准。第二,与疫情形势密切相关的是,5月份美国的经济有微弱回升,这个趋势能不能继续下去。这也不知道。第三,会不会由于一个当时看来偶然的事件,后来酿成很大的政治风波。类似这次弗洛伊德被警察打死。第四,还取决于拜登。面对特朗普这种超级能煽动至少白人草根的人,拜登到底能不能发挥他的竞选优势,不但吸引民主党的中间派,还吸引民主党的左派?这谁也不知道。
所以美国11月的选举结果很难说。但是无论如何,现在跟过去相比,特朗普的选情急剧变化,变得明显不妙。但是毕竟到11月份还有好几个月,到底会怎么样?也许拜登能够获取压倒性的胜利,也许特朗普能够险胜。
记者:在您看来,如果拜登胜选,是否能够扭转目前比较糟糕的中美关系?
时殷弘:我经常遇到外国朋友提出的关于“中国政府有没有强烈的意愿想拜登选上”这样的问题。我都回答我认为中国政府是肯定没有强烈偏好的,对他俩都差不多。
拜登上台的话,对中美关系的好处是,他比较可预见,相对讲点礼貌,这对阻止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或许有好处。但另一方面,拜登可能要大讲所谓“人权问题”。特别是民主党届时会花很大的力量去重新把被特朗普疏离的欧亚盟国结合起来。如果此举有效,那当然对中国是不利的。所以这两个人无论谁胜选,对中国来说都差不多。
记者:那么不管他们俩谁胜,美国对香港的政策都是不会变的?
时殷弘:当然基本政策不会变,但是执行风格可能会不一样。总之一句话,至少从中短期来看,美国是打算不让香港特区、让中国有好日子过的。但具体会采取何种政策手段呢?也许拜登对中国包括香港地区的制裁,可能不会像特朗普这么粗暴。因为就特朗普现在宣布的制裁程度而言,已经没有人可以超过,他要取消对香港的所有特殊待遇。那么拜登是不是会执行得慢一点,或者90%的特惠取消,10%的留下来?谁也不知道。
记者:从长远来看,在这次重大疫情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的背景之下,我们该如何展望中国的未来?
时殷弘:中国现在从上到下,每一个人心目中有两个图景,而这两个图景是彼此抵牾的。
一个图景,我称之为“绝对图景”。“绝对”就是说不管怎么样,中国现在从各方面都比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前弱,遇到的困难多、挑战多,而且挑战大大增加。这个时候,中国最重要的是做好三件事:第一要防止疫情卷土重来,第二在困难情况下争取恢复经济,第三是扎扎实实做好港区国安立法。其它的事项全部要为这三件事服务。
与此同时,每个中国人心目中还有一个“相对图景”。目前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确实比过去增大了,但是环顾全球,也是中国面对的一大战略机会!我们因此要在经济、金融、技术、贸易、意识形态、外交政策上,全力以赴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争取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0年7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10/wzNhVtxl1rfvsk6MKKjShuZwgc6BhJWCiP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