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子伦
「福地」是我对香港这个家的内心印象。作为一个80后青年,自出生以来,香港可算是处于平稳发展的时代。虽然曾经发生过1997年金融风暴、2003年非典型肺炎、2008年金融海啸,但在祖国的扶持下,香港都快速恢复过来。因此,以往我总是觉得香港社会安定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国家安全问题也感觉离自身很远。直至2019年,香港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局面,家人朋友间每天挂在口边的说话总是注意安全,那时我才明白安定日子实在得来不易。2020年,社会局势稍为缓和,全球便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在这场重大危机下,让我对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有深刻的体会。
何谓国家安全?这是不少香港人心中的疑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简而言之,其大原则是以广大人民利益作依归,确保社会安稳、政权及领土完整。
在新冠疫情出现后,中央政府的工作一直展示出以人为本的精神,除了积极确保人民的健康,还关顾了他们的生活及往后发展,实属全球模范。反观西方国家,防疫物资匮乏,染病和死亡人数持续高企,两者形成了强烈对比。以下我将从三个方面解释中央政府如何在今次的危机中确保国家安全及香港社会稳定。
一、压制疫情:在新冠疫情初期,中央政府果断要求武汉封城,避免疫情在全国爆发。虽然如此,但武汉人民没有被弃之不顾,中央政府派出了大量医护人员、运送各类物资到当地进行支援,更动用大量资源在不出10天建成火神山及雷神山医院,应对激增的病人,使医疗系统逃过崩溃的危机。此外,为了确保疫情工作成效,表现不符预期的地方官员更被革职处分,将社会上一切的形式主义杜绝。而中央政府更配合特区政府加强出入境管控工作,停止发出新签证,杜绝人口流动而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同时确保了香港的粮食供应,稳定了人心。
二、稳住经济:在保住人民性命后,如何令市民可以继续糊口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疫情令市民无法外出消费,外国企业的订单大幅减少,供应链出现瓶颈,所有行业都遇上经营困难。为了挽救企业,中央政府放宽了银行借贷及企业还款,同时有部分城市提供商户优惠券刺激内销,致力保住经济。而内地于2018年是香港最大的客源市场,占整体访港旅客78%,每年消费总额过千亿。保住内地经济才能令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香港更快复苏。此外,全国人大会议更通过订立「港区国安法」,避免「黑暴」再次出现破坏香港社会稳定。国务院港澳办和香港中联办相继发声,声讨在疫情中以市民利益争取政治筹码的立法会议员,令立法会的运作恢复正常,继续审议各类利民的政策,避免政治「揽炒」。
三、凝聚全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所有国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央政府在国内疫情缓和后,为西方国家提供了大量医疗物资,亦派出了专家团队分享防疫经验,希望令全球疫情趋向稳定,减低疫情对全球发展的破坏,促进国际安全。同时,中央政府亦增加了对世卫的捐款,支持其工作,不容许政治凌驾全球安全。中央政府更积极立法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令生物安全风险降至最低,为全球安全而努力。香港是与纽约和伦敦齐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不少跨国企业在港设立了办公室,世界经济可谓与香港息息相关。中央支持各国跨越难关,防止疫症在未来再临,可算是挽救了香港的未来。
新冠疫情的出现证明了国家安全对香港社会安定尤为重要。中央政府的迅速应变令疫情受控,让人民生活能逐步回到正轨。世界各国即将有可能要面对第二波疫情,相信中央政府有能力避免疫情在国内爆发,确保人民安全。盼望疫苗尽快研发成功,粤港澳重新通关,让香港变回我心目中的「福地」。
作者为云浮市青联委员、中华文化传承交流联合会政策研究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