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菁英会马家强:牺牲「自由」小我 完成「抗疫」大我
文马家强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关系,很多国家都用不同的措施,减少人群聚会,避免互相感染,包括各学校停课,希望莘莘学子可以留在家中。而部分国家因为过分轻视疫情,导致社区大爆发,医疗系统陷于崩溃边缘。很多在海外留学的年轻人,在父母的要求或自己深感当地危机四伏下,纷纷返港逃避疫情。
鉴于外国回流返港人潮可能会触发新一波疫情爆发,特区政府规定外地回来港人需要家居隔离14日,以减少社区爆发机会,同时由上周三凌晨起,规定所有从海外飞抵本港的非香港居民不准入境,从内地、澳门和台湾入境的非香港居民若过去14天曾到其他国家或地区也不准入境,有关措施暂时为期14天。
但部分接受家居隔离的回港人士,无视强制检疫令,竟然出外用膳、消费、娱乐等,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大大增加疫情在社区爆发的风险,这些行为绝对需要面对法律的制裁。
无视检疫令外出太自私
其实要全社会同心抗疫,真的只能依靠法律约束吗?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教育,合称「五育」的德、智、体、群、美更是教育的核心本质,其中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好公民。这正正是部分西方国家教育所欠缺的。西方国家的教学重视个人,重视个人想法。但在中国传统教学中,强调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我们不应过分重视小我的享乐,应该顾全大我的利益。
在疫情肆虐全球、香港随时出现新一波大爆发之时我们应该暂时牺牲小我、牺牲少许「自由」,为社会整体争取时间抗击疫情,完成疫情消退、经济复苏的大我。
那些应该居家隔离却外出享乐的人,难道不能扪心自问?如果自己真的带有病毒,因为未出现病征而外出感染其他人,自己的良心过意得去吗?若每名患者平均有机会传染二人,受感染者亦有自己家人及朋友,这又会否造成另一个传染链?如果有人不幸离世,更造成家庭悲剧。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是导人向善。如果一个人重视道德,就算那件事没有社会法制的限制,那人也会本着道德的教育,本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不会做出损害他人的行为。
这个疫情的发展速度,绝对快过相关法律的制定。如果每一个人只跟随法律所定的最低标准,来对抗疫情,绝对不能成功抗疫。我们应本着最高的道德标准,比疫情行快一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也不希望被他人感染。
工作上有职业道德;家庭上有伦理道德。在这个非常抗疫时间,希望大家怀着最高的抗疫道德标准。全人类也一起面对挑战,希望早日打胜这场抗疫战!
作者为香港菁英会副秘书长
来源:大公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