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全球扩散,气氛本已相当恶劣,而全球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周末突然挑起减价战,触发油价暴泻,金融市场陷入恐慌,引发全球股市崩盘,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似乎在重演,有分析认为,全球或将面临新一轮经济危机!
美股熔断、全球股灾来袭
三十多年来的美股市场,此前真正触发熔断仅有一次:1997年10月27日,当时,道琼斯工业指数暴跌7.18%,收于7161.15点,创下自1915年以来最大跌幅。然而,2020年3月9日,美股三大股指全线大幅低开,标普500指数开盘后跌7%,触发第一层熔断机制,暂停交易15分钟。道琼斯平均工业指数不到20分钟跌逾2000点,跌7.9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一度跌破8000点大关。
恢复交易后三大股指继续下跌,其中,道指、标普500指数盘中均一度跌超8%。与此同时,亚洲股市也一片狂跌,韩国综合指数、日经225指数、恒生指数均跌超4%。欧洲股市更是一片黑暗,伦敦股市开盘狂跌8%,一百种指数收盘狂跌7.25 %,法兰克福达克斯指数暴跌7.94%,欧洲斯托克50指数狂跌8.45%,巴黎40种工业指数暴跌8.39%,这是自2008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发生,一下子把巴黎股拖回到2019年1月的最低位。米兰股市狂跌更是超出了想像:11.17%!
有媒体测算,全球重要指数单日累计蒸发24.84万亿人民币,相当于3.58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于巴西和加拿大2019年全年GDP之和,其中,2019年巴西GDP排名全球第九(1.96万亿美元),加拿大排名第十(1.74万亿美元)。

不过,美股接连大跌,但估值仍高于历史平均。有部份投资专家便警告,若疫情进一步影响美国消费和生产,或会令美股再度“崩盘”,近日的大跌或只是大股灾的开始。
股灾背后的石油价格战
不难看出,这次全球股灾背后最大的冲击因素是原油和疫情。全球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国际原油需求大减,3月初,今年的国际油价已累跌三成。为阻油价跌势,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俄罗斯等协商减产,可是最终谈判破裂。俄罗斯拒绝减产,沙特阿拉伯不甘示弱,向多国八折卖油,引爆油价大战。3月9日,国际油价一度暴挫三成,低见每桶30美元水平,油价便宜过矿泉水,跌幅是1991年波斯湾战争以来最大。油价急泻进而导致环球股市暴挫。

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表示,石油不仅仅是能源产品,也是金融产品,因为很多金融产业都和石油价格挂钩。石油价格出现跌落,自然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
东海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副总裁邓翠琴认为,油价如果正常有序下跌,且价格维持在成本价以上的区间,对经济有利,相应减少企业成本,减少通胀压力。但一天之内有如此大的跌幅,就会引起金融市场上的动荡,加剧市场上的恐慌性,导致资金方面会流入一些避险的资产,例如国债,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甚至触及0.318%的纪录低点,日跌幅近40%。
油价如此不寻常的走势对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据邓翠琴分析,石油如果长期处于低位,低于美国叶岩油的成本,不利于叶岩油的开采和销售,届时叶岩油也会减产,打击该产业。另外,若石油产业不足以支撑产油国家经济时,他们很可能抛售一些国家方面的债券,这会导致整体经济上出现动荡。
而对全球央行而言, 油价不稳定将令他们试图判断疫情对经济影响的任务更加复杂。
全球经济危机风险上升
因此,有分析师,石油价格战已成为比疫情更紧迫的危机。全球多国紧急出招稳定市场,美国纽约联储银行扩大回购操作,把每天回购总额从1000亿美元上调至1500亿美元;俄罗斯准备动用1500亿美元财富基金支持当地货币卢布。但在疫情和石油价格战的双重打击下,一场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正在逐步升温。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有分析认为,如果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再继续在世界范围内扩散,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冲击,甚至会引发新的一次世界性的经济萧条。
曹远征认为,全球经济的减速和世界债务的攀升,共同造成全球经济的脆弱性,再加上国际油价暴跌重挫全球股市,今年不排除有发生类似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全球金融危机那种级别风险的可能。

其中,美国或将首当其冲,前不久,美国的高盛集团将2020年第一季度美国的GDP增速预期下调至1.2%,并表示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继续发展下去,他们可能还会下调增长预期”。高盛集团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从2019年开始,已经逐季下滑。
同时,美国的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指数都不理想,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倒挂——按常理,国债期限越长,利率越高。比如10年期国债利率英国比1年期国家收益率更高,但现在美国的国债收益率正好相反。这意味著,大量购买美债的投资者认为美国的长期经济不看好,反而认为短期有优势。使得很多经济学家纷纷预测美国经济即将结束“从2010年开始的扩张期”,进入到衰退期。
高盛集团担心,随著疫情的不断发展,会使得美国居民“加强隔离”,推动居民消费大幅下降。同时,还会因此影响企业的投资,出口等,会继续拉低美国经济。3月2日,美国华尔街的著名经济学家,艾德-海曼(Ed Hyman)在接受采访时甚至认为,美国经济或将在今年(2020年)第二、第三季度实现零增长。他的理由之一也是“疫情在美国持续很长时间、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这个前提之下。
在邓翠琴看来,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在逐步上升的,疫情的全球蔓延再加上石油价格战,整体的动荡性相对剧烈了。而和次贷危机时期相比,美联储降息空间只有 1 个百分点,弹药有限,市场对此深表忧虑,担心美联储可能会出现无计可施的情况,对经济或金融市场波动方面的控制力度,或者缓解的力度会降低很多。现在的情况就是救市政策和经济危机发生风险在互相竞赛,要看政策能否将风险遏制在一个不向外扩大的范围,能否挽回投资者的信心。
中国经济“鹤立鸡群”?
目前,这一风险已经对中国产生了影响,尤其体现在进出口上,根据中国海关总署3月7日发布的数据,以美元计,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出口同比下降17.2%;进口同比下降4%,下降20.5个百分点。
不过,在环球股灾里面,中国股市却显得有些“鹤立鸡群”, A股方面,北向资金上周再度转为净流入,惟净流入资金仅56.21亿人民币,明显缩减,因此也略微压抑A股的上攻力道,但主要指数大抵收复了前一周的跌幅,总计,上证综合指数周涨5.35%、收3034.51点,深成指周涨4.48%、创业板指数周涨5.86%,为全球表现最强劲的市场。
摩根士丹利日前将中国股票由中性调升为增持,建议买入中国股票作为此次全球疫情爆发后的对冲资产。国际资管巨头景顺资产近日发表研报,建议买入中国股票以及在中国有大量收入敞口的全球股票。国盛证券策略团队发表研报预测称,短期内海外投资者聚焦中国疫情防控的卓有成效及逆周期调节的持续加码,A股有望成为全球资金避险港。

在邓翠琴看来,这主要由于疫情在中国率先爆发,货币政策相应有提前放水,所以内地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方面还是比较充足的。不过,她也表示,尽管中国的内需非常强大,但如果外围经济出现需求不足的情况,或者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扩大,中国也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经济也受到一定牵连。
为此,邓翠琴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面对资本市场的变化更要严守纪律,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在必要的情况下须及时止损,可以选择一些避险资产、高息公用股、跌出价值的优质企业。如果是难以选股的散户投资者也可以考虑定投类似盈富基金的有股息派发的被动追踪指数的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