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菁英会曾凤珠 : 与青年同行 化两地矛盾
文/曾凤珠
“撑企业、保就业、振经济、纾民困”是今年度财政预算案的主题,亦是香港的当务之急。在如今险峻的经济环境下,政府预计明年赤字将达1,391亿元,并且未来五年的经营帐目均会出现赤字。面对香港不明朗的经济前景,财政司司长毅然决定加大力度派糖,推出涉及1,200亿元的逆周期措施。笔者认为这份预算案比预期务实有为,就利民纾困与振兴经济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市民的诉求,有助带领各阶层人士及本港不同类型的行业共渡难关。
自过去一年社会事件开展以来,香港与内地矛盾持续恶化,不少游学团、实习团、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皆因收生不足或安全问题相继取消,大大影响了两地青年的交流发展。而近月社会运动虽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下暂歇,却导致两地青年工作全面暂停,而疫情衍生的误会更让两岸关系雪上加霜。作为香港青年团体的一份子,笔者尤其关注政府对青年政策投放的资源,并期待预算案能针对疫情过后如何促进两地青年交流以及缓解中港文化差异作出展望,惟是次预算案在青年发展与教育方面著墨不多。
其中笔者乐见青年发展基金获注入新资金,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同时亦期望政府能避免资助金额过度分散,影响成效,期望政府能简化及加快基金的审批程序,甚至善用资讯科技的便利,主动开发电子审批、发表等程序。青年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针对香港的确实需求以及如何尽快落实相关政策。然而,不少承办机构较早前已获审批的资助计划,至今迟迟未收到结果通知,令新一轮青年计划难以实行。
此外,经济下行令失业率上升至三年多以来最高。笔者欢迎政府增加政府及公营机构短期实习名额,为大专生提供更广泛和优质的就业机会。只是面临如今失业率高企的艰难就业环境,短期实习可谓杯水车薪。笔者建议政府对于即将投身劳动市场的应届毕业生加强就业支援,并可考虑提供就业津贴鼓励雇主聘请高学历专才学生,避免学成而无用武之地。同时,香港大专生学债问题严重,莘莘学子初出茅庐投身社会便要面对债台高筑的问题,实在难以进行储蓄进修、自我增值等人生规划,更遑论置业的可能。笔者期望政府能考虑宽减学债,与初入社会的青年们同行。
创科发展是香港的未来出路,而拥有无限创意的年轻人更是社会的未来栋梁。笔者欣见政府大力推动STEM 教育,为创科发展提供生力军。惟本次预算案中,整体教育开支较去年出现明显下降。教育乃对未来的投资,笔者期望政府在尽快制定全面长远的青年政策的同时,能将教育相关措施恒常化,并强化学生对未来就业的衔接,著力实现多元出路,让本港青年能各展所长。
作者为香港菁英会主席曾凤珠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