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进入到关键时期,金融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加大。在香港金融一线,不少金融企业坚守著一份责任,守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疫情隔山隔水,但阻隔不了责任。有一群内地在港的年轻人,正奋战在金融一线岗位,用自己的方式阻击疫情,用专业守护家园。东海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副总裁邓翠琴就是其中一员。

邓翠琴
邓翠琴自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毕业后,已经在香港金融界摸爬滚打了近十年。走入金融理财,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客户财富增值,成为追求目标。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不间断地提供最专业的金融服务,致力保护客户的权益,助力香港金融发展。
刚刚换了一份新工作,邓翠琴现在是东海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副总裁,虽然仍然是金融企业,却是金融新生命的开始。将近十年的港资公司历练,她不仅深受上级的赏识和客户的认可,还成为了各大媒体的常客,称得上是香港券商接受媒体访问最多的年轻女性资管业务负责人之一。对她来说,换一家公司,是要走向更为宽广的财经天地,寻找更为理想的金融平台。而新东家东海国际是一家年轻有活力的中资券商,邓翠琴看好其前景,看好香港国际金融中的中国因素。
年轻、专业是邓翠琴的优势,她丰富的经验和对市场的洞察力,来源于常年不断的积累。虽然在香港金融界工作近十年,但是她对自己投资理财观的培养,却远远超过十年,从小小的零花钱,到获得的奖学金,从孩童时期起,邓翠琴就开始进行一些理财,规划好手上每一笔金钱,最后兴趣成为了事业,她越来越得心应手,逐渐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邓翠琴的成功,还体现在她的知名度,她所作的港股评论很受欢迎,陆港两地不少股民对她都不陌生。在媒体进行投资分析时,邓翠琴总能滔滔不绝,她会用最简明易懂的言语,将股市分析得十分透彻,她的专业性吸引了更多观众。但每每谈及自己时,她却往往一言带过,对于专业的热爱甚至超过自己。这次接受《超讯》专访,让她第一次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
脱颖而出的在港年轻人
据香港统计月刊报导,目前银行及金融服务行业约有260,000名从业人员,占香港总就业人口的近7%。数据显示,银行及金融服务业超过44%的人年龄介乎24-34岁,可以说,香港金融业靠的正是年轻人的守护,过去一段时间,受到反修例风波和新冠病毒疫情影响,香港两大支柱贸易业和旅游零售业接连遭遇困境,金融业因而被寄予厚望,是否能够继续发展壮大,带领香港突破困局,守护好国际金融中心,这批年轻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邓翠琴就是其中一员,媒体们对邓翠琴评价很高,称她有著丰富的港股投资经验,擅长将宏观经济环境与行业数据及基本面的研究相结合,从而挑选出优质的个股。有人说敏锐的观察力和洞悉力,让她拥有成为金融家的天赋,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样的天赋是她孩童时期起,就逐步在积累的。
邓翠琴很小就发现自己对金融和理财有兴趣,在身边的小伙伴把零花钱拿去买自己喜爱的物品时,她却把钱放在银行进行定期存款,积少成多,为了更好地使用这笔钱,她开始做一些理财和规划。这种理财观伴随著她的成长历程。到了大学时期,理财行为开始演变为投资,邓翠琴有了奖学金,并思考如何使用这些金钱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这时,她将目光转向了股市。
因为就读金融专业,邓翠琴在校园里接触了很多的股市资讯,并在大三时就开设了自己的证券户口。当时中国股市还处于一个比较狂热的时期,跟风现象严重,邓翠琴身边的同学都热衷于讨论股市动态,所聊的话题无非是买哪一只股票能赚钱。但很多时候,邓翠琴并不认同他们的观点,在她看来,买一支股票前首先要彻底研究这支股票,只有真正了解了,心里才会踏实,她带著这样的理念开始了投资。当然,投资不会总是一帆风顺,邓翠琴有赚到过钱,也有失败的经历,但她乐在其中,随著经验的不断累积,她对这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把其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既然立志从事金融,一个好的平台显得十分重要,而香港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大学毕业后,邓翠琴来到香港继续深造。在此期间,她没有停止过理财和投资,不断累积的经验给了她很大启发,最后得以留在了一家港资公司工作,在资产管理部任职分析员。她开始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帮助客户配置股票,邓翠琴开始将自己的所擅长的,运用在工作之中。
公司主管十分认可邓翠琴,开始为她提供机会登上媒体。一开始是电台,邓翠琴每天在节目中评讲港股走势以及板块方面走势,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特意来找她的媒体多了起来。邓翠琴开始在《凤凰网》等媒体上做一些投资问答,并先后成为第一财经《环球财经60分》的港股特约评论嘉宾、有线电视和Now财经台评论嘉宾。经常在媒体露面使她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慢慢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公司还将她升职为投资经理和副主管。
香港金融市场不乏机遇
邓翠琴在这家港资公司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零售客户,每个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开户时间以及期望投资年期都不同,需要根据每个客户独特的需求管理他们的投资组合。多年来,股市起起落落,每个客户的投资组合不一,邓翠琴只务求打理好客户的每一分钱。
在港资公司工作了近十年后,她萌发了寻找一个更大平台的想法。她说,投身金融行业那么多年,会发现一山还有一山高,每一天都觉得自己需要进步,也需要累积。作出这么重要的决定,很多人都觉得会不容易,不过,邓翠琴认为自己很幸运,因为她遇到了东海国际,一家年轻有活力的在港中资券商。
接触几次后,邓翠琴就喜欢上了这家公司,她表示,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东海国际虽作为国企,却完全没有以往国企给人的刻板印象,整个团队非常年轻而且有干劲,和领导沟通也是直接而有效的。这样的环境让邓翠琴觉得很有冲劲,能帮助自己挖掘更多的可能性。于是,她很快做出了决定,在她看来,这是个十分重要的转变。
通过东海国际,邓翠琴开始接触更多高净值人士和大型机构,她发现,这些群体对股票、债券的配置有著非常殷切的需求,而这也是她认为自己仍存在不足的地方,邓翠琴希望自己在这里学习成长。在她看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市场,是一个十分多元化的市场,这中间不乏机遇,尤其2020年将是中概股回流香港的一个大年,这些回流有利于整体提高科技板块的资金聚焦程度和吸引力,使得未来香港的作用只会更加突出。
可以说,香港的金融市场不仅给越来越多像邓翠琴这样的年轻人机会,对于不少有意投资的人来说也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邓翠琴在采访中表示,在香港每一个散户都有著自己投资的想法,在内地这方面却很欠缺,投资者往往把钱放在银行或者是买楼,而这些渠道事实上已经在逐步收窄。
“从年轻开始就应该开始培育投资观念,无论有什么样的风险偏好,都可以开始先从一些稳健型的投资开始。”在邓翠琴看来,在当下的局势里,每一个家庭都需要拿出一部分资金去投资,才能实现财富的增长,对于内地的投资者来说,首先要培养这样的想法。
如今,邓翠琴正不断研究疫情下经济和股市的走势,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她认为,买一个股票等于购买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需要花时间去了解整个公司的运作,但如果没时间去做功课,香港还是有著许多稳健也比较省心省力的选择,例如港股有很多ETF(交易所买卖基金)的选择,或者可以选择交给一些专业人士去打理,未必需要投资人全身心的投入到每一只个股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