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香港菁英会黄鹏:施政报告房策利好市民

日期: 2019-10-18 来源: 紫荆
字号:


文/黄鹏


特首林郑月娥本周三发布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针对大家最关心的房屋问题,推出多项计划。如:未来3年,预留五十亿港元,大幅增加过渡性房屋10000个。又将首次置业的市民,按揭贷款由香港按证保险公司承造九成按揭,额度有四百万港元提升至八百万港元。另房委会正研究将旗下的工厦转为公营房屋。房委会亦加快出售租置有其房42000个未售出单位。同时预售12000个居屋和绿置居。第二个港人首置计划,选择安达臣道用地,由私人发展商提供一千个首置单位。


在我个人看来,特区政府已经意识到房屋问题的严重性和尖锐矛盾。如习近平主席曾提到,房屋是来居住的,不是拿来炒卖的,回归理性,让市民安居乐业,才能使尖锐矛盾逐渐解决。


符合中产家庭所需


这次施政报告的房屋政策如能真正贯彻落实下来,对市民来说是根本性的利好。最起码一万个过渡性单位、预售12000个居屋和绿置居、在加上一千个首置单位,这加起来已是新增23000个单位,符合基层和中产家庭的所需,这是非常利好的信息。再加上首置贷款额从400万港元升至800万港元,按揭做足九成,实实在在的为市民所需解决了重要问题。香港居住狭窄问题,除了地域空间确实有限,地价高昂亦是问题。


从近期邻近香港的深圳举措来看,当地政府摒弃了香港模式,选用了新加坡模式,大量建设人才房、公租房和居屋,及大力招揽人才、放开户籍门槛,控制私人房屋炒卖,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都市之一。尽管深圳市民的收入已达香港七成左右,但其房屋价格只是香港的四成左右,这三成的相差,亦使香港竞争力滞后,幸福感受挫。深圳土地较香港大一倍,但总体人口亦多一倍,实际人口与土地对比相若,所以我们是可以相互参考与学习。市民居住问题是长治久安的问题,香港实际有很多赋闲的土地没有用上,市民都没地方住了,就别想着各种忌讳,把民生问题处理好,止暴制乱就自然消停了。全体市民都想安安乐乐过生活。



作者为菁英会执委、就是敢言计划成员 

来源:大公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香港菁英会黄鹏:施政报告房策利好市民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