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菁英会马家强:安老服务需求方向
文/马家强
日前有机会参观一个由香港房屋协会在2012年2月7日宣布的“隽逸生活”长者住屋计划—-隽悦悦。原来非常之受欢迎。总数588伙独立自住单位已经全部租出,也有超过1,500人在轮候名单中。
全球人口老化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如香港人的平均寿命,也超越了日本和瑞士,男士的平均有81.7岁,女士更有87.7岁。而本港人口持续老化。长者人口占整体人口的比例,由2006年的12.4%上升至2016年的15.9%。以高龄长者,80岁及以上人士,更大幅上升,占总长者人数的66.7%。而与十年前比较,与子女同住的长者所占的比例由2006年的53.4%下跌至2016年的48.5%。可见香港有迫切性的老人服务需求。
在过去,很多人也对安老院有一个不良的印象,像是让老友记等死的地方。但现代的安老院是完全不同的,以隽悦为例,有不同的餐厅、安乐设施、健康护理服务。更善用科技如静态探测、健康数据收集等,确保老友记的安全及健康。更和养和医院及浸会大学合作,提供中医同西医的服务。这些设计及配套,为老友记提供一个综合完善的生活环境。
老友记在安老院得到完善的照料,得到一个和朋友共聚的社区环境,得到生理及心理上的健康,需要使用政府医疗及其他服务相应上少了。根据分析,如用社区投资回报的说法,每投放一元在长者服务,可带来五元的社会效益。 老友记在年轻时,为香港、社会及家庭,奉献了他们的人生,香港政府应该在计划资源时,投放更多在老人服务上。虽然香港在地理及文化上不同,我们也可以参考外地政府的做法,提供一个更人性化的服务及老友记。本人深信,如果政府可以做好个平台,一定有更多的私人机构,愿意投入安老服务这个市场。
参考资料:《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主题性报告:长者》
作者为香港菁英会副秘书长、愿景基金会副主席、深水埗公民教育委员会委员
来源:都市日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